- 首页 || 御宅屋自由的小说阅读网,欢迎亲们访问!
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幼儿老师闯异界全文免费阅读
第124章 121.错误是难免的,试错是成长的阶梯,不认错就是圣善死亡的开始
- 鹿信也说:
“按照这个筒体和您给的公式计算,水的浮力大约分成两部分计算;
第一部分是直筒子,直筒子的体积是直筒子的面积,就是园算子3.14,乘上直筒子的半径2尺的平方就是4,再乘上直筒子的长度就是4尺,得到的数是50.24立方尺,每一立方尺的水大约重72斤,大约是3千6百1十7斤。
第二部分是两端的半圆球球,按照您说的体积是4除以3,再乘上园算子3.14,然后乘上直径的三次方,直径是2尺,2尺的三次方是8,所以得到的体积数是33点5立方尺,也就是大约2千4百1十2斤。
两下相加,得到排出水的体积重量是6千零3十斤。
这样,我们需要这样体积十三倍大的浮筒才能让潜水艇不掉下去,这是不是太大了”
林夕突然感觉到似乎有什么不对,连忙对铜铁大匠刘子明说:“刘大匠,你刚才的计算,有没有错误”
铜铁大匠刘子明说:“我等三四人都曾验算。”
林夕觉得单凭这个根本无法判别,于是说:“你们拿纸来,我亲自算来。”
铜铁大匠刘子明的脸有些涨红,林夕看在眼里,说:
“鹿信大匠,你们虽然是匠人,但是如今如果项目开动,都是一方工程的指挥,位高权重,你们制造的武器,都会决定敌人的生死或者我们自己人的生死。
如今,我们还没有立项的流程,但是,如果你对自己的话很在意,而对责任很不在意,我觉得很不合适。
至少,今后你们立项书上,要签字画押,成功,是你们的功劳,失败,是你们的责任。
今后武器出厂,你们项目负责人,指挥使,要亲自使用自己负责的武器!
这是今后的铁律!
涂熙才元帅,清虚教宗,姜臣主事,你们要记录下来,今后与工程院院正,祥订名目!”
众人都说诺。
林夕取过纸笔,开始验算:
“筒体的截面积是一个园,面积公式是园算子3.14,乘以园的半径的平方;
筒体是一个大园为外径,一个小圆为内径,只有内外径之间的才是桶壁;
所以外圆面积等于3点14乘上2尺的平方等于4,所以面积是12点56平方尺,
内圆面积等于3点14,乘上1尺9寸7分的平方等于3点88,所以面积是12点18平方尺,
所以铜截面面积等于12点56减去12点18,那么就等于0点38平方尺;
直筒子的长度是4尺,所以体积是截面积乘上长度,就是1点52立方尺。
每立方尺的铜,大约重量是6百3十8斤。
所以直筒子处的铜重量大约是9百7十斤。
我们再算算两端;
两端是一个圆球体,圆球体的体积公式是4除以3,再乘上园算子3点14,再乘上半径的三次方。
壁厚的体积,也约等于大球体与小球体体积的差。
大球体的三次方是2尺的三次方8,小球体的三次方是1尺9寸7分的三次方是7点65,两者的差是0点35;
再乘上4除以3乘上0点35,大约是1点47立方尺,每立方尺的铜重量大约是6百3十8斤。
所以两端半球合成一个圆球,大约耗铜9百3十8斤。
两项相加就是9百7十斤加9百3十8斤,合1千9百零8斤。
铸造颇多耗损,我们取整2千斤或者略多而已。
方才计算得到排出水的体积重量是6千零3十斤。
我们取其地数六千斤。
可见里面有4千斤的负载量,装上1千斤电池,三个人每人算2百斤,也不过6百斤,还有2千6百斤可以盛放东西。
几位大匠,你们看看计算是否妥当”
鹿信、铜铁大匠刘子明还有几个子弟,也开始计算,不过他们基本用的是算盘,比起林夕徒手计算,要灵便得多。
。。。。。。
【注:算盘,又作祘盘,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虽然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东西,但是中国的算盘最为先进。
东汉末年,数学家徐岳《数术纪遗》载:“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注云:“刻板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各当一。”所以,汉代即有算盘,但形制与现今不同。
不过,中梁以上一珠当五,中梁以下各珠当一,则与现代相同,又据徐岳说,他的老师刘洪曾问学于道家天目先生,天目先生解释了14种计算方法,其中一种就是珠算,可见至迟在东汉已经出现算盘。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算盘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元代学者刘因(1249——1293年)撰写的《静修先生文集》里。在《元曲选》无名氏《庞居士误放来生债》里也提到算盘。剧中有这样一句话:“闲着手,去那算盘里拨了我的岁数。”公元1 274年,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里,1299年朱世杰在《算学启蒙》里都记载了有关算盘的《九归除法》。公元1450年,吴敬在《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里,对算盘的用法记述较为详细,张择瑞在《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算盘,可见,早在北宋或北宋以前我国就已普遍使用算盘这一计算工具了。
我国的算盘由古代的“筹算”演变而来。“筹算”就是运用一种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唐代末年,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15世纪中期,《鲁班木经》中有制造算盘的规格。由于算盘普及,论述算盘的著作也随之产生,流行最久的珠算书是1593年明代程大位所辑的《算法统宗》。《算法统宗》是一部以珠算应用为主的算书。全书共17卷,有595个应用题,多数问题摘自其他算书,但所有计算都改用珠算。书中载有算盘图式和珠算口诀,并举例说明如何按口诀在算盘上演算。其中开平方和开立方的珠算法是程大位首先提出来的。书末附录“算经源流”记载了宋元以来的51种数学书名,其中大部分已失传,这个附录便成了宝贵的数学史料。由于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用又简单方便,因而在我国被普遍应用,同时也陆续传到了日本、朝鲜、印度、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这种用算盘计算的方法,叫珠算。在明代,珠算已相当普及,并且出版了不少有关珠算的书籍,其中流传至今,影响最大的是程大位的《直指算法统宗》。
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柜就画有一架算盘。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鹿信是最先计算完成的,由于林夕提供的公式,本身十分简单,而且里面加减乘除法并不困难,所以大家耗时并不长,而且由于进位和四舍五入的缘故,各人计算上差异还是有的,不过等到第三个人计算出来,与林夕的差别不到百斤,这就很明显,铜铁大匠刘子明此前一定是在哪里计算错误了。
铜铁大匠刘子明脸色一阵黑一阵红一阵紫,青筋都暴露出来了,汗如雨下,也许计算到了第三遍,数字次次有所不同,但是误差也与林夕的最大也不超过2百斤。
铜铁大匠刘子明呆朦朦泪如雨下,扑通就跪倒:“今上,小人,小人,计算时,误算一位,而至于结果相差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