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白香山传全文免费阅读

第131章 杭州百姓过新年,白刺史与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当下乐天在平湖秋月欣赏歌舞,艺人阿馨说到湘灵的情况,一种强烈的思念涌上心头。www这一次来杭州,本来是有机会见到湘灵的,据阿馨说,湘灵刚刚在一个多月以前离开杭州,而我乐天也正好在一个多月前来到杭州,这样看来,我跟湘灵正好在一个多月前的一天擦肩而过。</p>

    遗憾!太令人遗憾了!七年前,我们可以江汉客船上奇迹般地相遇,而这一次,我们竟然擦肩而过而不能相!大千世界,人海茫茫,想不到的奇遇有之,更多的则是擦肩而过而毫不知觉。“缘分!”“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真的,人生在世,一切都讲一个缘分。但是,既然我乐天跟湘灵没有缘分,为什么当初又走到一起了呢可是,既有今日又何必有当初呢</p>

    乐天毫无头绪的胡思乱想着。忽然,一种强烈的担忧又涌上乐天的心头:“不好!现在淮北正处在战乱之中,湘灵这一次回苻离,路远山高,兵荒马乱,这一路上该会遇到几多凶险乐天这么一想,心里更加着急起来,但是到了此时,你再担心再着急又有一分一毫的作用吗</p>

    无奈的乐天只剩下唯一的一招,他又站在了他的书桌旁,拿起他那一支能够减轻心疼的笔,一首《寄远》掺和着泪水出现在稿纸上:</p>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p>

    眨眼间又过年了。乐天早就听说杭州人过年很有特色,现在,乐天可以很好地体验体验杭州人过年的地方特色了。</p>

    腊月三十这一天,乐天一家跟千家万户的百姓家庭一样,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p>

    放鞭炮是节日气氛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乐天并不喜欢亲自动手放鞭炮,除非有时候为了逗着孩子们好玩而动动手。但是乐天对鞭炮的思考却比一般人更多,因为乐天知道鞭炮发展的历史。</p>

    鞭炮的起源很早,从战国到唐代,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很久以前,人们在堂阶前把竹节放入火里烘烤,发出一阵阵噼噼叭叭的响声,叫着“爆竹”。后来发明了火药,人们就把火药裹卷在纸卷里,形如竹,称为“炮竹”。把一只一只的“炮竹”连编成串,名为“编炮”,因燃放时发出的声音清脆如鞭响,又称“鞭炮”。所以鞭炮就有“鞭炮”“爆竹”或“爆仗”几种名称。www</p>

    关于古代人放鞭炮的目的,不少书已经有过详细介绍,它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祛灾的。南朝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意思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一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在火中的爆裂声能够赶走怪兽恶鬼。</p>

    宗懔所载,似乎是根据西汉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中所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着火中,爆而出,臊皆惊惮。犯之令人寒热。此虽人形而变化,然亦鬼魅之类,今所在山中皆有之。”</p>

    唐朝初年,有人将硝石装入竹筒中燃放,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混合制成火药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竿”。后来又出现了用纸包火药制成的“爆竹”,来鹄《早春诗》:“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诗中的“爆竿”就是指的“爆竹”。这就是一直流传至今的“鞭炮”。</p>

    给小孩子压岁钱也是过年的一件大事。小孩子们盼望过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年是他们发财的节日,首先是家中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给,然后是正月里拜年的来来往往的亲人长辈,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姑姑姑爷姨父姨妈,还有父母的朋友同事……</p>

    今年乐天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又增加了,每人两块“乾元重宝”再加两块“乾封泉宝”,另外每人还给二十个开元通宝作为买炮仗的小费,因为现在乐天的工资增加了,孩子们的压岁钱当然也应该提高。</p>

    过年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吃团圆饭。乐天一家今年在杭州过年,厨师特意准备了一席杭州的地方名菜:</p>

    “西湖醋鱼、百鸟朝凤、龙井虾仁、宋嫂鱼羹、东坡红烧肉、干炸响铃、杭州卤鸭、茄虾仁锅巴、火腿蚕豆、荷叶粉蒸肉、红烧卷鸡、一品南乳肉……”</p>

    吃了团圆饭,孩子们要到外面闹一闹,然后回到家里,一家人坐在一起,叫着“守岁”,也叫着“坐年”、“熬年”,民间有些地方也叫“坐寿”。俗话说:“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说明守岁是为了让爹娘长命百岁。闪舞www</p>

    守岁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大人们就给孩子们讲故事。乐天夫妻常常喜欢让孩子们说一些文化方面的东西,这不,杨茵又要孩子们背一些关于守岁的诗词,并且要说出诗词作者,这每年的老话题当然难不倒孩子们:</p>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太宗先皇《守岁》。</p>

    “南渡輕水解渭橋,東方樹色起招搖。天子迎春取今夜,王公獻壽用明朝。殿上燈光爭烈火,宮中侲子亂驅妖。宜將歲酒調神藥,聖祚千春萬國朝。”——沈佺期《守歲應制》。</p>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臣捧禦筵。宮闕星河低拂樹,殿廷燈燭上熏天。”——杜審言《守歲侍宴應制》。</p>

    “迢迢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漸與骨肉遠,轉于奴僕親。那堪正漂泊,來日歲華新。”——孟浩然《除夜》。</p>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高適《除夜作》。</p>

    “張說的《欽州守歲》:故歲今霄盡,新年明旦來。愁心隨鬥柄,東北望春歸。”</p>

    “勸君今夕不須眠,滿泛觥船。大家沉醉對芳筵,願新年勝舊年。——作者记不清了。</p>

    “不行不行,不说出作者不算数,阿罗再背一首。”孩子们都要阿罗再背一首才算数。</p>

    “守歲樽無酒,思鄉淚滿巾。始知為客苦,不及在家中。”</p>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