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御宅屋自由的小说阅读网,欢迎亲们访问!
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弹啸全文免费阅读
第222章 机遇和危机
- 连战连捷,使得中共中央上下一片欢欣鼓舞。急剧扩大的疆域,就是无数的机会和高中低端的岗位,需要无数的人才。光是这种政务上岗位的安排,现在的延安也有点捉肘见拙,延安的人才筹备毕竟也比不上重庆国民政府,很多刚刚从抗大,中央党校等毕业或是提前毕业的学生,以及大量火线提拔的将领,被安置在或高或低的各级岗位上。
这样的结果就是人员素质不可避免的良莠不齐,对于政策的把握和走向容易偏颇,虽然新兴的延安主持的北方联合政府充满朝气和活力,但是也一样免不了内耗。急速扩张的弊端,盲目乐观的思想情绪,在延安的高层中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但是作为中共中央,能把握的也就是指导性的文件,应急出动的调研、指导组,至于执行之人的理解差异造成的错漏只有尽量去改正和弥补。
以邓政委率先提出的新疆解决方略在中共中央高层引起的争执非常大,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意执行这样的行动,因为新疆有着太多的苏联利益,他们认为这应该由盛世才的新疆政府和苏联去解决,中央不宜插手。但是随后河西军区试探性的进军轻易越过了星星峡,并占据了这一带的要害之地,中央命令河西军区暂时停止在这一线,并向盛世才严正交涉他捕杀中共党员,驱逐进步民主人士等事宜。
2月底,冒险乘坐运输机飞越乌拉尔山脉的亚历山大带着新的任命回转新西伯利亚,斯大林在第一军秘密承诺将拖住关东军的条件下,以及鉴于亚历山大的能力和职业军人成就,任命亚历山大为新西伯利亚-远东集团军群总司令,并辖制海参崴太平洋舰队(目前缩在港口之中出不来,根本不敢南下活动)。斯大林口头同意中共进入新疆,并严正斥责盛世才的背叛行为,全面撤出苏联侨民的同时,声明将保留包括战争手段在内的报复权力。
老蒋在盛世才投效之后大喜,立即命令国民革命军新编第200师准备抽调一个团空投新疆,但是老蒋也知道这时候不能触怒斯大林和罗斯福,并没有立即任命盛世才为新疆省主席,而是发表了一个欢迎新疆代表参与联合政府席位竞选的明电。
斯大林玩了一个手腕,这让中共高层看到了机会背后的危机,如果盛世才不倒台,恐怕新疆将来会成为中苏之间的一个危机地方。
亚历山大通报了斯大林的意思之后,延安立即同意了河西军区西进新疆的行动计划。早就做好一切准备的河西军区8个团飞速前进,分割包围赶往星星峡战区的盛世才两个师四个步兵团的主力部队,一战而歼!新疆的局势,迅速朝着刘铮预想的方向进行!【¥# &免费阅读】
给亚历山大发了一个恭喜他上任的电报,亚历山大也是
实在人,立马回了一个电报,提醒刘铮,满洲里一线,黑龙江,乌苏里台江绵长的边境上,容许刘铮属下的抗联人员越境休整,并可以接受苏军的训练。亚历山大可以应刘铮的要求设置抗联基地,关键在于,这些抗联队伍必须是刘铮承认的属下队伍!
作为新西伯利亚-远东集团军群的司令,亚历山大拥有很大的临机处置权力,何况这种援助也是为打击关东军而进行的,对苏联自身非常有利的行为。
“刘铮,我看这事由我来解决吧”刘总长想了半天说道!
亚历山大这是明显只卖刘铮的面子,为了抗战大局,刘铮当然不会这样来斤斤计较,其实只要托身在抗联总参谋部下面的反抗军,都将获得这种支持。
“我看教导队和军校里抽调一部分人员,加强到那些越境接受训练和休整的队伍中才好。”邓政委摇着火柴棒吹熄,严肃的说道。
“我赞同,不管那只队伍,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都是应该的。”二师政委宋时轮赞同说道。
“千山的那只队伍,主力被鬼子剿灭,余部一百多人溃退到长白山区去了,那只队伍就是前车之鉴。他们不信任咱们,不接受咱们的好意和支持,在千山之中独自游击抗日,终因为势单力薄而被日军击溃。现在有这样好的机会,我觉得应该充分利用起来。”姚喆在鞋底摁灭烟头。
“咱们的扩展速度过快,我想中央在42年也是将以巩固工作为主,不会轻易举行大型战役和会战,咱们毕竟要消化这些地方。”
“我的意见很简单,各师加强发展,训练,不要轻易和日本人展开拼消耗的硬战,拼消耗,目前咱们根本拼不过日本人。现在中下层的满族受日本人的压迫日益严重,各地的起义也层出不穷,咱们正是壮大自己的好时候,但是要注意一点,在号称抗日的队伍中,也有几只是朝鲜族的武装,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朝鲜被日本占领之后流亡于咱们关内或是关外的民族主义分子,虽然从统一战线的政策上来说,他们和咱们应该是同盟的一方,但是,这其中还有分别的,他们毕竟不是咱们中国人,就我所知,流亡、旅居在中国境内的朝鲜人中的反日组织和人员,拥有他们自己的组织体系。大部分人都是在朝鲜日军扫荡清剿打击力度大的时候越境过来,在中国境内暂时躲避,一旦锋头一过,就又潜回朝鲜北部继续活动,他们之间的派别颇为繁杂,彼此之间的敌对关系也不少,首领也多使用化名,短时间内要理清难度很大,对于这一块,咱们应该谨慎一点。”庄抗这一段时间和东北各支抗日队伍接触比较多,对于这些队伍的情况要熟悉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