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买宋全文免费阅读

第九十章 御街风情无限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由此可见,宋朝皇帝虽然在治国方面有些无能,但是,在体恤百姓方面,还是挺值得称道的,并没有什么十足的恶政,不是靠搜刮民脂民膏横征暴敛挣钱,而是靠经商致富。

    这也是为什么说宋朝的百姓生活的要比其他朝代都要好的原因之一。

    就比如,虽然坐拥了巨额财富的,是古代封建王朝里最富有的,经济总量几乎占据了世界经济总量的六成,可大宋朝的宫室却是历朝历代中格局最小,最“简陋”的。

    既不如汉唐时长安宫城的恢弘,也不及明清时紫禁城规模之宏大,小到甚至站在城中“丰乐楼”上,就能俯瞰整个皇宫内院,而且就连宫外酒肆作乐,皇宫内都能听得到,可见小到了什么程度。

    当然,之所以皇宫这么小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汴梁城的皇宫是以唐朝节度使的府邸改建而成的,是后梁皇帝朱温称帝后,将自己的节度使府改成的皇宫,并没有专门修建。

    包括以后的后晋、后汉、后周,都沿用后梁的皇宫,到北宋建立后,太祖皇帝赵匡胤依然是使用这座宫殿,也没有另行修建,只不过是稍微进行了一些扩建。

    例如在“建隆三年,广皇城东北隅,命有司画洛阳宫殿,按图修之,皇居始壮丽矣”。

    虽然说“壮丽”,但皇城的有周长也不过五里,而要知道北京故宫的周长可是足有18里,那才是真正的繁华。

    到了雍熙二年,楚王赵元佐纵火焚宫,太宗皇帝赵光义这才下定决定扩建皇宫。

    赵光义是派殿前都指挥使刘延翰等人“经度之”,全权负责这件事。

    可是当时汴梁城并没有经过细致的规划,因此在皇宫周围有不少茶肆酒楼,以及大量普通百姓的民居,想要扩建皇宫必须要拆掉这些房子。

    于是赵光义派官员征询这些百姓的意见,结果“居民多不欲徙”,也就是不愿意搬迁。

    这要是放到现在的话,是很容易搞定的,但赵光义却就此下诏停止了扩建计划。

    对于这件事,赵光义下诏解释道:“内城褊隘,诚合开展。拆动居人,朕又不忍。”

    赵光义的这种理念深刻影响了整个北宋王朝,所以即使那个昏君宋徽宗在位期间,也不敢随意拆迁民居,甚至给自己的儿子、女儿修建府邸也不敢占用民居,“将来缮修诸王外第与帝姬下嫁,并不得起移居民”。

    即使靖康之变后,南宋建立,临安成为了临时国都,也是如此。

    要知道临安城的皇宫比汴梁城的更为狭小,以至于皇帝走的陛阶都只有区区一级,别说简陋了,堪称寒酸。

    到了1131年,大臣提议扩修皇城,可是不凑巧,刚好有几座寺庙在皇城边上,于是宋高宗只能制止。

    要知道在皇权至上的封建年代,赵宋官家尚能如此,的确是很不容易的,真的算是十分仁慈了

    当然,也不光是仁慈,也与当时的制度和社会环境有巨大关系。

    其一就是,宋朝承认财产私有,所以即使是皇城周边的房屋也是属于百姓个人所有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前行掠夺,不存在什么强制拆迁。

    二是因为拆百姓房屋,并不是下一道圣旨就行,而是需要给补偿,并且补偿款还很高的,花费甚巨。

    举个例子,到了1083年,汴梁城为修整街道,需要将城墙三十步范围内的民房全部拆除。

    而当时参考市价给出的补偿款是每户170贯,约等于130900钱,以等价购买力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大约是10多万元,这笔钱足以在汴梁城下辖的州县内买一套大宅了。

    这还仅仅是偏僻地方的补偿价格,如果是皇城周围这样的繁华地段,补偿款会更高。

    不仅如此,即使是没有产权的租住户也需要给补偿,而补偿标准是每户5贯。

    所以,即便皇帝想要强行扩修宫室,仅支付给周围百姓的补偿款这一项就是十分巨大的一笔开支,不得不有所节制。

    这也是导致了宋王朝的皇宫成为了历朝历代中最为简陋的。

    好了,闲话休提,说到皇宫,李小鱼他们还真的想去看看,于是继续往前走去,而再往前走,就是御街了。

    在《水浒》第七十二回写宋江上东京看灯时,就提到过汴梁城的御街。

    “当下柴进、燕青两个入得城来,行到御街上,往来观玩,转过东华门外,见往来锦衣花帽之人,纷纷济济。”

    而后宋江四人,“转过御街,见两行都是烟月牌”,便来到其中的李师师家。

    由于宋徽宗经常大驾光临,从御街到李师师家的那段岔路,竟也唤做“小御街”,小说继续写道。

    “出得李师师门来,穿出小御街,径投天汉桥来看鳌山,正打樊楼前过,听得楼上笙簧聒耳,鼓乐喧天。”

    《水浒》对于汴梁城御街的描写点到为止,真的是有点吊人胃口,所以,作者菌在这里有必要略加补充。

    顾名思义,御街就是皇城里专供皇帝出巡用的主干道,宋代以前的都城也都有这种御街。

    据《水经注》里说,那位才高八斗的曹植,就因擅“行御道”而“见薄”于曹操,在与曹丕的争宠中大失其分的。

    由此可见,那时的御街决不是一般人所能随意行走的。

    另据《建康实录》记载说,侯景之乱尚未攻入建康时,都城御街上已是“人更相劫掠,不复通行”。

    于是侯景引玄武湖水倒灌建康的台城,“阙前御街,并为洪波”,梁武帝也只能束手待毙了。

    而此时北宋东京也就是汴梁城的御街,李小鱼他们是看到,也就是出宫城正南的宣德门笔直向南,经州桥,过里城正南的朱雀门,到外城正南的南薰门为止的那段主干道。

    当时的学者刘敞有诗赠友人说:“君居御街东,我居御街西,如何百步间,十日不相从。”

    似乎御街只有百来步宽,但实际上,李小鱼他们是看到,御街阔约二百余步,所以刘敞所说只是写诗时的约数,当不得真。

    继续向前走去,出宣德门向南,直到州桥,李小鱼他们是看到,御衔两边都是景灵东西宫、大晟府、太常寺和相国寺等重要建筑。

    仅有的几幢第宅,不是大臣,就是贵族所有。

    而早在开国之初,太祖皇帝赵匡胤就曾为大将郭进在御街之东建造甲第,作为对他捍御契丹十余年的酬报。

    而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每天一大清早,这一路段的御街上,趁着早市卖饮食与汤药的小贩,“吟叫百端”,交织成一片叫卖声。

    他们大感新奇之下,继续往前走,过了州桥向南,两边就都是鳞次栉比的店铺与住家,例如街东的车家炭铺、张家酒店,其次则有王楼山洞的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的肉饼铺和李四分茶。

    又过里城从朱雀门到外城南薰门,是御街的南段。

    南薰门里的话,他们又看到,御街的西侧有一座颇为雄伟的五岳观,因为南薰门正对大内,所以规定一般士民的殡葬车辆不得从这一城门出入。

    不过成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