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三七章 神秘宝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如果不是知道郑芝龙以后的人生走向,唐宁说不定会被郑芝龙的这封信所打动。

    但只要唐宁知道郑芝龙的心里只有他自己,完全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以后迟早要投降清军,他对这次协商就不会抱太大的希望。

    不过,郑芝龙所说的一些话,唐宁是赞同的,至少现在郑芝龙还没有向清军投降的可能。

    双方过早的发生大规模冲突,只会让北方的局势更加恶化,这不是唐宁希望看到的。

    因为北方的战斗拖得越久,对新军的发展就越有利,以后面对最主要的对手时,也有更多的资本去拼杀。

    还有一点是唐宁觉得现在与郑芝龙交战,时机并不好。

    新军在一些方面还没有准备好,比如军备,特别是火器的配备,还很不足。

    虽然燧发枪已经开始投产,但由于时间尚短,产量才几百支,所以唐宁还不得不继续使用从葡萄牙人那里买的火绳枪,火炮也是如此。

    前段时间双方在海上出现几次摩擦之后,唐宁还让人在《明报》上撰写了一篇文章。

    文章中阐述了郑军对商会商船的恶意骚扰,并引导坊间讨论对此事的看法。

    情报部暗中收集了大量信息,百姓们对郑军的行为自然是非常痛斥的,但主体上都不希望发生战争。

    很多人经受过战争,现在好不容易过上安定的生活,对战争是排斥的。

    而且在他们看来,不管是新军还是郑军,都是大明的力量,普通百姓虽然不怎么关心大事,但也不希望发生内斗。

    当然,武力掌握在唐宁手中,他要强行发动战争,谁也阻止不了。

    但违背民意之事,自然不是长久之计,作为后来人,他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所以在自己的地盘,稳定民心的事情,他做得比较多。

    正因为综合了种种考虑,思来想去,唐宁觉得和郑芝龙谈一谈,还是可以的。

    似乎知道唐宁不会去福建,而他郑芝龙也不会来广东,所以郑芝龙提议的会谈地点是南澳。

    毕竟南澳既有唐宁的一半,也有他郑芝龙的一半,选择南澳,双方都能接受。

    恰好这段时间唐宁空闲了一些,便依约前往南澳。

    南澳岛,除了重要的战略地位之外,还有另一件神奇的事情吸引着唐宁。

    “吾道向南北,东西藏地壳,潮涨淹不着,潮退淹三尺。九坛十八缸,一缸连一缸,谁人能得到,铺路到潮州。”

    这首神秘歌谣从大明嘉靖年间一直流传到了21世纪,四百多年时间,引来无数人到南澳岛,探密那让人魂牵梦绕的巨大宝藏。

    嘉靖年间,倭寇横行,许多大盗联合倭寇里应外合祸乱大明,活跃在闽粤的巨盗吴平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倭患被平息,吴平这些海盗就成了大明接下来清剿的主要对象。

    没有了倭寇的助力,吴平自然不是戚家军的对手,他在南澳的大本营吴平寨被戚家军攻破,吴平这个为祸十多年的大盗也随之被剿灭。

    不过在被剿灭之前,意识到自己无路可逃的吴平,将自己十多年来掠夺的金银财宝装在十八个大缸中,然后埋藏在岛上。

    随后,那首神秘的歌谣便流传了出来。

    虽然几百年来宝藏依然下落不明,但还是有不少人相信神秘宝藏的存在。

    央视还特意做了一期节目来南澳寻宝,有教授甚至为了这件事情研究了几十年,并证明宝藏是存在的,只是藏得比较隐密。

    而埋藏宝藏的地点,神秘歌谣中便有揭示,潮涨淹不着,潮退却又能淹三尺,说明那个地方非常奇特。

    有个教授相信这种地型的存在,因为这其中蕴含着典型的帕斯卡原理,他还将那个地形给绘制了出来。

    唐宁看过那期节目,也见过那张图,他看懂了,所以也相信有那样的地型。

    不过唐宁也不确定宝藏是不是真的有,或者已经被人神不知鬼不觉的盗走了也说不定,毕竟跨越了几百年。

    当然,时间距离现在的唐宁,却只有八十年。

    可八十年也不短了,如果距离南澳比较远,唐宁不会刻意去寻宝,但现在南澳有一半是他的地盘,那就值得试上一试了。

    毕竟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事情,也传了几百年,但最终在21世纪,在唐宁穿越前两年得到了证明。

    当然,张献忠江口沉银是另一处宝藏,张献忠的宝藏得到证明,并不能确认南澳宝藏就一定是真的。

    &nb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