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全文免费阅读

第1062章 心痒难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赵昺攻略两淮最初的计划是诱敌深入,歼灭屯驻于两淮地区的蒙古两个都万户府,从而赢得战略主动,并伺机夺取两淮。但是随着战局的发展,他又及时调整了作战计划,改经略两淮为夺占淮南,将北部战线前推到淮河沿线,从而将悬在头上的那把利剑折毁,并为下一步夺取中原建立桥头堡。

    但是战事发展到现在,赵昺发现蒙元方面对己方的北进战略应对乏力,甚至还对南下的玉昔帖木儿军团仍然抱着幻想,并没有积极遣军前来拦截,这使他从中发现了战机。自己的触角已经伸到了中原,威胁到了蒙元的京畿地区,其反应再迟钝也会调集兵力前来拦截。

    此时遮护中原的山东河北蒙军都万户府和河南淮北蒙军都万户府的灭亡已成定局,蒙元方面可用之兵只有镇守京畿地区的侍卫亲军和留守西北草原地区的各宗王军。宗王军远在塞外,又正是严冬将尽,春草未萌的时候,战马刚刚经历了严冬,体脂耗尽,正是一年中最为虚弱,体力未复之际。

    往年草原上还能获得朝廷的接济,可以在草料中掺杂些粮食喂养马匹,但是在失去江南后,这项福利就基本断绝了。人都吃不饱,马也只能忍饥挨饿,因此体力不足的马匹是无法连续长途行军的,也就是说从草原调度宗王军来援,需要更长的时间。那么蒙元方面为应对眼前的危机,第一选择只能是屯驻经济地区的侍卫亲军。

    而此次赵昺采用的是分进合击的战术,在从鄂州到山阳战线长达千里,相应蒙元方面也要分兵堵截,处处设防,只怕动员起全部侍卫亲军,兵力依然捉襟见肘,就像十个瓶子只有八个瓶盖一样,无论怎么分配都会出现漏洞。

    如此情况下,蒙元方面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多,只能将手中的牌提前全部打出去。那么在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个问题——京畿空虚。赵昺就想着自己能否利用水军搭载步军从海路直驱大沽寨,其就是天津的前身,当下还叫海津,是南运漕粮的转运中心。

    若能从海上登陆成功,那就可以避开诸多路上重镇直至大都城下,简直就是如入空门。并对出援两淮的蒙元侍卫亲军的战略包围,抄了他们的后路,让他们有家难回,使真金灰溜溜的逃回草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前实现收复中原的战略,还能直击敌命门,称得上是战略上的斩首行动。

    这个想法很让人振奋,但是赵昺知道要想实施起来也是十分困难的。首先是大宋当下并没有做好收复中原的准备工作,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否支撑此计划尚不清楚;其次,后勤补给随着战线的延长也会变的愈加困难。虽说可以通过海运解决部分困难,但是时间受到信风的影响,只有几个月可以利用,而马上冬季信风就要过去了。不但使登陆计划落空,也是他们要想获得稳定的补充,还是需要打通运河航线。

    再者,退一步讲前述条件都不成问题,单从军事角度讲也存在诸多困难。

    当下赵昺北进实施的是分进合击的战术。其实大家都明白,战术就像弓刀枪锤等冷兵器一样,有的适合远攻,有的适合近战,各有千秋,有优势就有劣势,从这个数据来看,采用分进合击的战略战术,对战争结果的影响基本是五五开的。

    分进合击战术的优势在于:一是能够有效牵制敌方兵力,使对手应接不暇,这是分进合进战术的核心和灵魂。二是能够迷惑敌军注意力,拉大敌方防守正面宽度,迫使敌方摊薄防守兵力,进而创造进攻机会。三是能够增强己方兵力机动性,提高后勤保障的可靠性。四是各军能够互相兼顾,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危险。

    另外此时战争指挥通信手段有限,长距离后勤补给效率低,单位地理区域的补给输出也有一定限度的,故而组织大规模进攻时,把大军分开,可以分担指挥、后勤的压力。但这种战术也存在劣势,一是指挥协同不方便,容易散而致乱;此外就是兵力分散,给对方提供了各个击破的机会。

    赵昺知道要保证战争的胜利,就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原则:

    一者,兵力配比要恰当合理。分进合击不代表平均分配兵力,而是有主有从;

    &nbsp

    ;二者,主次转换要灵活机动。分进合击的要旨是分散敌军兵力,故而虽然己方诸路部队任务不同,但在一定条件下,偏师和主力也要灵活地转换,力求借助”分进”这个杠杆,发挥出每一路兵力的最大优势;

    三者,诸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