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人世天劫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百四十五章 选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一早,琼斯露露和琼斯月亮如约而来。宾主坐定,琼斯露露刚打算开讲,有人通报,萨曼莎来了。

    其实传输问题看似是戴森球的一个弱点,从理论上来讲,必须发明一种输送能量的方法,使得卫星能够把太阳晒不到地球部分的能量(比如太阳背面)发回地球,否则戴森球没有意义,因为输能方式一定是太阳辐射=》什么东西=》地球,这个转换过程中一定有损失,那么本来直接辐射到地球的能量因为这种转换反而减少了,得不偿失。事实上,直射地球的那部分不如直接在地球上建立太阳能收集器来的划算,戴森球应当是帮助把辐射不到地球的那部分太阳能拿到地球来,才可以提高地球可用的能源。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人类还是需要在地球利用能源,传输问题到不复杂了,其实戴森云建成一系列角度可调的镜子就可以了, 这样就可以很容易的把太阳背面的能量反射到冲着地球,然后在地球上建立接受器就可以了。这个接收器阵列很有可能需要建到太空,需要吸收掉全部多反射过来的能量,不然可能会把地球煮熟了。

    但是在地球上利用能源这多反射回来的太阳能还是有问题,因为地球向外的热辐射是一定的,散热速率有限,毕竟宇宙是真空的,那么多来的能量会不停的加热地球,那么地球很可能跟火星一个下场。(说到这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难道火星就是这么完蛋的)因此,这能量应当还是在太空利用才能避免地球的生态灾难。

    “呵呵,总督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舒云鹏笑道:“请坐!”

    戴森球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能量接收转换装置,这种结构缠绕在恒星周围,利用恒星能来帮助文明发展。恒星每分每秒都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比如太阳每秒释放出的能量就足够目前人类使用上百万年。文明的发展是必须依赖于能量的,而戴森球在理论上就可以成为一个文明最有效的能量来源。

    可想要建造一个戴森球,单不说难度,“铺张浪费”是肯定的。因为想要建造环绕甚至是包裹恒星的巨型结构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质。在我们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就占比高达百分之99.8,如果要建造太阳的戴森球,就需要超过四个巨行星的物质。也就是说,把太阳系除了太阳以外的所有天体全部拆了,还不一定做得到!

    “我就过来看看,”萨曼莎也报之一笑:“你们随意!”

    近距离伽马暴可能灭绝任何比微生物更加复杂的生命形式。由此,两位天文学家声称,只有在大爆炸发生50亿年之后,只有在10%的星系当中,才有可能出现类似地球上这样的复杂生命。

    宇宙或许比先前人们想象的要更加孤单。两位天体物理学家声称,在可观测宇宙预计约1000亿个星系当中,仅有十分之一能够供养类似地球上这样的复杂生命。而在其他任何地方,被称为伽马暴的恒星爆炸会经常性地清除任何比微生物更加复杂的生命形式。两位科学家说,这些的爆炸还使得宇宙在大爆炸后数十亿年的时间里,无法演化出任何复杂的生命。

    科学家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伽马暴有没有可能近距离击中地球。这种现象是1967年被设计用来监测核武器试验的人造卫星发现的,目前大约每天能够检测到一例。伽马暴可以分为两类。短伽马暴持续时间不超过一两秒钟;它们很可能是两颗中子星或者黑洞合二为一的时候发生的。长伽马暴可以持续数十秒钟,是大质量恒星耗尽燃料后坍缩爆炸时发生的。长伽马暴比短伽马暴更罕见,但释放的能量要高大约100倍。长伽马暴在短时间内发出的伽马射线,可以比全宇宙都要明亮。

    持续数秒的高能辐射本身,并不会消灭附近一颗行星上的生命。相反,如果伽马暴距离足够近,它产生的伽马射线就有可能触发一连串化学反应,摧毁这颗行星大气中的臭氧层。没有了这把保护伞,这颗行星的“太阳”发出的致命紫外线就将直射行星地表,长达数月甚至数年——足以导致一场大灭绝。

    这样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高在即将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的一篇论文中,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的理论天体物理学家斯维皮兰(tsvi piran)和西班牙巴塞罗纳大学的理论天体物理学家保罗希梅内斯(raul jimenez)探讨了这一灾难性的场景。

    天体物理学家一度认为,伽马暴在星系中气体正迅速坍缩形成恒星的区域里最为常见。但最近的数据显示,实际情况要复杂许多:长伽马暴主要发生在“金属丰度”较低的恒星形成区域——所谓“金属丰度”,是指比氢和氦更重的所有元素(天文学家所说的“金属”)在物质原子中所占的比例。

    利用我们银河系中的平均金属丰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