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科幻网游 -> 敛财人生[综].全文免费阅读

1023.悠悠岁月(40)三合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悠悠岁月(40)

    在丧事上尽其所能, 其实那去了的人真知道吗也不过是叫活着的人心里好过一些而已。

    就那寿材来说, 有多大的区别呢

    最终还不是一样, 尘归尘土归土了。

    金家老祖还是一卷席子葬了的呢,又咋的了

    所以,金老大说要准备棺材,人人心里都不怎么舒服, 但谁又不能开口阻拦。尤其是在人家还没说拿啥做棺材的时候。

    但要是这么来, 就得提前说明了, “老大准备棺材,这丧事算你们兄弟两人的。但这礼房的事,可就跟老大你没啥关系了。”

    没错!这里面存在一个收礼的事。

    金老二出其他的钱, 除了棺材以外, 大大小小的直到最后的宴席,都是老二的。那这就是实实在在老二在过事, 礼金自然得是老二的。

    这是规矩,谁家遇上这样的情况都是这么办事的。

    金满城两口子没有异议,这事就这么办了。

    何小婉找林雨桐商量:“咱们给上多少礼金”

    老二过事, 其他人兄弟得给上礼金的。

    这个就没数了。

    兄弟们差不多都是提前商量,上一样的礼金。

    何小婉问完林雨桐, 又看向马小婷,“多少合适”

    马小婷朝后退了两步:“我们又没钱, 多的也没有, 就二十块钱了。”

    二十块钱, 不多不少, 中规中矩。

    也算是马小婷在这事上没胡说。

    何小婉就不好说啥了。去礼簿的时候,妯娌三个一人都上了二十块钱,但私底下,何小婉找了英子,塞了三十过去,“多的也没有,二姐拿着紧着办事吧。”

    林雨桐跟英子的关系又不一样,塞了两百过去。

    英子也没客气,礼这东西,是不能往出推的。是人家的心意,将来人家有事,你把这礼给人家还上就行。

    这一套就暗礼。

    也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一套流程。

    面子上为了兄弟们看着和睦,就顾着点那个经济能力差点的。但私底下,不过名录的这种钱,人家给多少,都是私底下的事。

    这事说是暗的,其实也是半透明的。人家出了力了,事主就不能不叫人知道。不过是低调的隐晦的跟人家说说,然后就成了大家在私底下小声说的秘密。

    都说何小婉不容易,男人不在,又挺着肚子,在老人的事上算是替老三尽孝了。

    至于说林雨桐和四爷掏的多,这个在大家看来,反倒是成了应该的了。

    跟老二家关系最亲近嘛,又都是挣工资的。应该给的多。

    至于老五家,众人心里就呵呵了。

    马小婷抠唆,别人家有红事白事,他们是很少给人家礼金的。有时候是再地里干了自家的活,完了去有事的人家蹭饭吃。反正一到事上就乱,蹭吃蹭喝不出力,然后还不上礼。该吃宴席的时候从来不落人后。

    就是这么一副德行的人,你说人家能说老五两口子啥

    这边事说的挺顺利,也就这么办了。结果老大找了木匠做寿材,用的却是阴干的榆木。

    这玩意别地地方有没有用这做寿材的,林雨桐不知道。但就她所知,真是没怎么听说过。榆木和槐木,都有些忌讳,说是榆木尤其是干榆木,爱生一种啄木虫的东堤,而槐木半边为鬼,人到了那头,是下了地狱,不是去了天上成仙得道了。

    所以,哪怕这两种木料都好,也都常见,但人们宁肯用不怎么结实的桐木,也不选它们。

    木匠一看,都不敢嚷出来叫人知道,那真是要闹笑话的。只悄悄的叫了四爷出去,把事说了。

    如今老人等着装殓呢,还能在这当口把事闹出来

    最后还是四爷把木匠叫到自家,用以前做家具剩下的松木,做了一副棺材。

    四爷没嚷开,就是不想叫人知道家里的丑事,好歹把老人好好的送走。

    结果四爷不说,金老大自己倒是把事给嚷开了:“……榆木的咋了那谁谁谁用的是榆木的,你看人家后辈子孙,一个比一个发达……哪里有什么忌讳……要这么说,也早该给老祖迁坟了……”一个破草席子就好了

    人家才知道金老大这么能耐,打算给他爸用榆木的。

    金大婶就是那暴脾气,一下子给炸了,“那等将来,你干脆把我往河滩上一扔,别管算了……丧了良心的东西啊……你爸这辈子最对得住的就是你了……”

    这个劝那个劝的,老大家两口子也不敢说话。

    等孝服做好了,都穿戴上了,然后多出一套来放在炕角。那本该是老三的。

    四爷起身,叫了老二到外面,“……我去一趟派出所,临出丧的时候,叫他们把老三带来,送一送……”

    老二抿着嘴,点了点头,“要是实在难办,别强求……”

    这事说不上难办。

    四爷脱了一身的孝服,交代了林雨桐一声,就出去了。

    派出所都是老关系,这事也都听说了。

    那所长就说:“……谁能想到出了这事……我跟你说……这有些事它还真有些邪性……”

    四爷看他:“出事了”

    所长低声道:“金怪在我们这儿好好的,一直都没出岔子。结果就是前天晚上,大半夜大概三点多钟吧,金怪在梦里大哭大叫,哭到啥程度呢反正是我在办公室睡着呢都给惊动起来了。一所值班的过去看啊,人躺在那浑身汗湿的跟从水里捞出来似的,那哭声真跟鬼哭狼嚎似的,把人好不容易晃悠醒了,结果起来就跟困兽似的,暴躁的很,肉拳头打在墙上,两手都是血。我还当是得了啥了不得的病了,结果天亮瞧着还好……问他咋了,只说是做的梦不怎么好,心慌的很……控制不住脾气……还叫我把他关在里面,别放他出来……他那样我也拿不准是咋了,就打发人去,说实在不行叫你二哥来一趟,这可好,派人过去回来说,大叔就是那天晚上去的,就是那个点,三点多的时候……”

    你说这叫人心里能不发毛吗

    要说是巧合,这也太巧合了。

    所以说,心存敬畏总是没错的。这事上解释不通的事太多了。

    “……能不能叫明儿出来一趟,当儿子的送不了爹妈一程,这辈子心里只怕都过不去这个坎子……”四爷递了烟过去,低声道。

    “前后一个小时,你看成吗”所长接了烟,“上午十一点半起丧,我把人给带过去,把老叔送到陵地里,看着入土了,不回金家,我们的人再把人带回来……”

    四爷点头,这已经算是通融了。是冒着风险的。

    要不然一级一级的往上报,再给批,等批下来了,只怕也都耽搁了。

    就这么说定了。

    四爷指了指外面:“我去见见他……这事得我来说……”

    老三一见进来的四爷,蹭一下就站起来了,“你……怎么来了家里是不是出事了”说着,就盯着四爷脚上的鞋,脸上的血色一下子就退了。

    四爷出来没穿孝服,但鞋却没换。鞋上除了脚跟那地方露出黑鞋面以外,其他地方都缝了一层白布上去。

    家里的父母二老,如果一老过世,白布就不能把鞋面全裹住。等到另一老过世了,这鞋才会全裹了。

    关系越是亲近,这露出的鞋面越少。亲儿子媳妇闺女,只留脚后跟一点的地方。侄儿外甥这些,就都是裹住一半就行了。

    只这一双鞋,老三啥都看明白了,“是爸还是妈”

    “爸!”四爷说了,就过去攥住老三的胳膊,“明儿出去……好好的把爸送走……别闹事……”

    老三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对着家的方向,在地上一个劲的磕头,哭的呜呜的。

    第二天起丧的时候,两个穿着便服的,带着老三回来了。

    并没有给戴手铐,算是给足了面子。

    但这几天几夜的折磨,叫老三看起来狼狈急了。面颊枯黄,额头铁青,胡子拉碴,脚步踉跄,看着灵堂前面摆放的照片,撕心裂肺的喊了一声:“爸!”就趴在灵堂前,一个头急着一个头的磕,鲜血顺着额头往下流。嘴里一句一句说着对不起,一声一声喊着儿子不孝。

    看的人不由的心酸,眼泪顺着脸颊流。

    金西梅在她家静静的听着,然后静静的流泪。金家没有报丧来,但有粮和有油两口子还都去了。外甥也是孝子,正儿八经的给披麻戴孝去了。

    金家没拦着,但也没搭理。

    郑家有些尴尬。

    尤其是金老三回来送葬的时候,更尴尬了。

    金大婶扑过去抱着老三:“老头子啊……老三回来送你了……你睁开眼睛看看吧……”

    何小婉大着肚子,哭的上气不接下气,不知道是哭金老头,还是哭她的自己的委屈。

    有那主事的,就赶紧拿了丧服,帮着给老三换上。

    忙忙张张的,这就出丧了。

    看着老人入土为安,老三也被带走了。临走前摸了摸何小婉的肚子。啥话也没说。

    就好像是一瞬间的时间一样,老三给人的感觉一下子就不一样了。眼睛熬的通红,眼珠子却黑亮的很,闪着饿狼一样的光。

    郑有粮只看了一眼,就缩了脖子。

    瞧着怎么有些渗人呢。

    老二皱眉喊了一声:“老三!”

    老三一扭脸,对上他二哥的眼睛,身上的戾气慢慢的消散了,然后吵着何小婉和他手里的清辉看了一眼。

    金老二微微点头,老三才看四爷,扯着嘴角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来,这才转身离开了。

    清辉闪着眼睛看着远走的背影,问他妈妈:“那是我爸爸吗”

    大半年的时间,叫孩子已经不太确定了。

    何小婉点头,说是。

    清辉却扭脸看向一圈男男女女的人,耳中杂乱的很。

    这个说:“以前混蛋,现在后悔也晚了。”

    那个说:“谁说不是呢看留下这娘儿们多可怜。”

    孩子不明白这些人说的是什么,但也大概明白,他们说的都不是好话。

    何小婉捂住孩子的耳朵,不再叫他听了。

    林雨桐轻轻叹了一声,这看似已经化解的危机,其实留下的后遗症是无穷的。谁又能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

    丧事办的很体面。因为是老二过事,一个村子不敢说都来了吧,但至少惊动了八成的人。可见其乡性如何。再加上四爷和林雨桐的关系,周围这些单位都有表示,只不过两口子不是事主,上的礼金当然是不多,但也不算是少的。加起来可算是不比不小的钱。

    丧事办完了,李仙儿守在礼簿门口不动,支棱着耳朵听着呢。听到底花了多少,收了多少。

    一共是花了不到五百块钱,但是收礼就收了一千二百多,这还不算是有那暗地里给上的礼呢。比如林玉珑上了五十,林玉健就上了五十,但私底下,林玉健又塞了英子一百。

    反正是李仙儿粗略的算了一下,老二家这回净赚了差不多一千左右。

    在八十年代中期,这一千块钱是实实在在的大钱。

    顶的上工薪阶层两口子一年的年薪了。

    就是这么个一个概念。

    这也是老二的乡性好,再加上英子的娘家得力,几方面加在一起之下,才有这么多的。

    李仙儿能后悔死。你说哪怕是从老四张嘴借上两百块钱呢,这就算是俩兄弟一起办事的。那这会子是不是就能均分那一千块钱了呢。

    肯定是啊!

    一想起这一千块钱从手指缝了溜走,李仙儿疼的慌。

    丧事完了,不等于事情就完了。

    有金老头在,金大婶这边就不用管,反正老两口子过日子嘛。

    如今只剩下一个了,这个老娘的赡养问题,就该提上日程了。

    孟家的舅舅都没走,就说为了说自家姐姐这养老问题的。

    金老大说,“该我养,妈以后跟着我……”

    这态度是没问题的。

    但金大婶不同意:“不用你养,你连你自己都养不了,还能指着你啥”老大为了啥,她心里明镜似的。她自己还有一亩二分地呢。谁养她,这地就归谁种。在家上她还不是不能动弹,在家里养猪养鸡看孩子做饭打扫卫生,啥事都能干。他这不是想养妈,是想找个老妈子。

    金老二要说话,金大婶直接给挡了:“我哪个儿子也不跟,就自己过。只那一亩地我种的过来,打的粮食也够我吃了。以后你们兄弟四个,每月一人给我一块钱,够我买油盐酱醋就行了。老三那份……等他回来再给……”不能给老三添负担。说着把清平往前推了推,推到英子跟前,“孩子以后你们两口子管……如今也上学了,好管的很……”然后吸吸鼻子,把坐在炕上玩着的清辉抱起来,“小婉都八个月了,快生了。肯定顾不过来,清辉我留下,啥也不用你给,孩子跟着我过活……你顾着肚子里那个小的,再有你妈给你帮衬,这日子也能过……”

    李仙儿把清丰往前推了推,“妈,叫哥俩做个伴!”

    以后去黄河滩下,总不能带着孩子吧。真顾不上。

    “不带!”金大婶将脸扭向一边,“你们自己带去。我顾不过来。”

    这话也是实话,清辉那是不管不成,没老三在,老三媳妇又得下地,又得看顾孩子,大的不算大,小的生下来那是真小,要不是亲家母肯帮衬,她就得过去跟老三媳妇过。总得把孩子看顾大吧。一个都管不过来,还要再塞一个

    不是当老人的心狠,实在是没办法了。

    按说日子想舒坦,跟着老二老四过,都是舒坦日子。可不能啊,清辉跟着奶奶过日子,那是理直气壮,可跟着奶奶,奶奶又靠着叔伯,他其实还是靠着叔伯过日子的。老二老四不会说话,英子和桐也都厚道。可这对孩子将来并不好,平白受了人家的恩惠,等长大了他对叔伯有半点做的不到的地方,那唾沫星子都能把人给淹死。

    这么想着,她摸了摸孙子的脑袋,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一个人过,带着孙子。给老三把孩子给看顾大了。

    李仙儿不高兴,先抱着清丰脚下生风,气冲冲的出去了。

    马小婷看了清辉一眼,也一样不高兴。住在一个院子里,她不是很喜欢孩子闹腾,也拉着脸出去了。

    金大婶跟看不见似的,催老大和老五:“老大,天晚了,你媳妇带着孩子乌漆嘛黑的咋走,你也走吧。”又说老五,“你媳妇烧炕去了,她那眼睛,不怕摔一跤……”

    老五先老大一声,赶紧跑出去了,嘴里还喊着:“婷儿……放着,我来,你去炕上暖和着去……”

    何小婉默默的摸了摸婆婆的炕,早凉了。她微微叹了一声,起身出去了,给婆婆烧炕去。

    屋里就剩下老二两口子跟四爷和桐。

    金老二才把礼金收回来的一千块钱塞给老娘:“妈,拿着吧。留着傍身。”

    一千块钱,婆孙俩花用,很是能撑几年。

    林雨桐也拿了一千递过去:“别舍不得吃用,我们不在跟前,您留着备用。”

    金大婶从老二的钱里抽了五百,没要林雨桐给的钱,“你们在省城,花销大。在家里的日子好过,到地里捡一把柴火就能把饭做熟,随便找到野菜就能对付一顿。就是过不下去了,邻里给一把米也饿不死人。你们在省城不一样,抬脚动步都是钱。清宁要上学,清远要吃奶粉……要孝顺不急在一时,你们好好的就行了……我在住着,还能饿死”

    坚决不肯要。

    “有这五百就够我们婆孙生活五六年的了。”金大婶起身把钱收起来锁了。

    转眼过年了,春节到了。

    春节家家户户都该贴对联的。但对于金家来说,已经连着好些年没贴了。

    家里的丧事一个接着一个,先是老太太,再是老爷子,一个不到三年,另一个就又接上了。

    不到三年,不脱了孝,家里是不能贴红对子的。

    贴黄对子行,但都觉得没有了那份喜庆劲,干脆就不贴了。

    别人家都有心情过年,金家这祸事一件接着一件,哪里有什么心情。

    家里都没怎么收拾,大人也都没添置新衣裳,过的有点没滋没味的。

    像是清平和清宁对死亡是什么,还没多少概念。等人没了很多天了,突然发现再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