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移民全球全文免费阅读

第724章 殖民战争(二十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在后一条路线中,南洋的地缘z治地位,与它在几百年前,并没有本质性变化。

    “y带一路”的提法,本身是一个,地缘z治遗产继承的经典做法。

    用一句成语形容,就是“旧瓶装新酒”。

    前者旧瓶源自于汉武帝时期,开拓成型的丝绸之路。

    后者的旧瓶上,最耀眼的那抹亮色,显然就是“郑和下西洋”了。

    在m六甲王国,试图摆脱南北两大王朝影响,艰难求生之时,大明王朝的这个历史性决定,将对m六甲及南洋的地缘z治生态,造成重大影响。

    公元1405年-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出海远洋。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远洋之举,船队编制有2万余人,规模达到200余艘。

    其航迹从南海向西,一路延伸到北印度洋周边地区。

    即使是后来在海外殖民事业中,取得巨大成功的葡萄牙、西班牙两国,在开拓时期也难以望其项背。

    如此大规模的天朝船队进入南洋,不可能不对当时的南洋,造成重大影响。

    不过,在了解郑和下西洋一事,对南洋的影响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西洋”这个概念。

    首先要了解的是,到底哪里才是“西洋”。

    其次,从以方位命名的方式有看,有西洋也就必定有东洋了,那么“东洋”又在哪里,郑和他们又有没有去过“东洋”

    我朝是取代了元朝统一了天朝,其最初对海洋的认知,自然也继承于元朝。

    在元朝时期的认知中,苏门答腊岛西端,是一个分界线,以西地区被归为“西洋”,

    以东的m六甲海峡、南海周边地区,则被称之为“东洋”。

    这个切割标准,在后世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划分法,应该说还是很科学的。

    然而,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以此标准来看的话,作为郑和船队重要目的地的马来地区,毫无疑问的应该属于“东洋”范畴。

    那么,为什么这段历史,被称之为“下西洋”,而不是“下东洋、西洋”呢

    实际上,“郑和下西洋”的提法,并非出自于郑和往来东、西两洋之时,而是源起于16世纪末,即明万历年间的一本演义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

    当时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正处在倭寇犯境的威胁之中。

    舆论上,有借郑和远服海外诸国之事,抵御海外侵扰、重振国威的需要。

    “三宝太监下西洋”及后来演化而成的“郑和下西洋”故事,遂在此时以演义,甚至被神化的形式流传于世。

    现在,问题又回到了原点:为什么我朝初年,郑和出使东、西两洋的事件,在后期演化为了“下西洋”。

    之所以会有这种变化,是因为国人在通过郑和船队的多次远洋,系统获得东、西两洋的资料后,发觉元朝的划分方法,并不那么准确。

    如果,从南g国找一个,离开g国海岸线的起点的话,这个起点无疑是guang州。

    假如从g州出发或经停,借助季风南行的,天朝船队一路向南的话,他们最先抵达的将是,加里曼丹岛中部。

    对应的点大体就是后世“文莱”的位置。

    在郑和开启天朝的“大航海时代”后,文莱地区,此时名为“渤泥”,也得以凭借这一优势,发展了与天朝的关系。

    对于有严重“对称情节”的国人来说,如果文莱——g州这样一条近乎正南、正北的中轴线,

    即在指南针的帮助下,做到这一认知并不难,来划分东、西两洋,看起来会更为合理。

    由此,在我朝后期,无论是刚才我提到的《三宝太监西洋记》,还是同时期成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