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移民全球全文免费阅读

第510章 河套之战(九十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与葡萄牙争夺澳门未果后,天启四年,荷兰人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台湾。

    后面的事情,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

    郑成功最终从荷兰人手中夺取台湾,并从地缘政治层面,将台湾岛纳入了中央之国核心区的范畴。

    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在澳门及台湾的活动,后面我会详细的为大家解读。

    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那就是荷兰人在亚洲尤其是南洋的扩张,对华人海外移民动向有什么影响。

    总结西班牙后来的失败原因,很大程度会归结于竭泽而渔的“掠夺”开发模式。

    比如对印加帝国的掠夺,以及黑奴隶的高消耗使用模式。

    这就好像在原始农业时代,烧荒的方式即能平整土地,又得到了种植农作物的肥力。

    然而待肥力耗尽之后,如果不想个可循环的方式养土的话,就只有换个地方继续烧荒了。

    这种原始农业模式被称之为“游耕”或者“迁移农业”。

    在伊比利亚双雄联手打开新世界窗口时,新世界就仿佛是一片可供无限“烧荒”的原始森林。

    然而这种原始资源量再大,也终有消耗殆尽的一天。

    更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试图分一杯羹的竞争者也会越来越多。

    与后来资本起主导作用的荷兰、英国模式相比。

    西、葡两国对殖民地的权力主导模式,的确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

    一切都有如农业进化过程中,粗放农业模式最终被精耕细作模式所取代一样。

    与中央帝国主导的社会相比,商业社会最大的特点是:整个社会的架构是基于“契约”搭建起来的。

    契约订立双方在法律上的平等关系,更能让每一个商人感到安全。

    在渗透东印度群岛之后,荷兰人在解决人力问题的做法,便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饱受诟病的黑奴劳动力,并没有被大规模引入东印度群岛,取而代之的是从中国东南沿海招募的“契约华工”。

    契约华工或者自愿闯荡南洋,我称之他为下南洋。

    “下南洋”行为的高峰期是在鸦片战争后。

    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30年代,以契约华工的形式前往海外谋生的华人,数量将近千万。

    南洋又是华工流入的主要目的地。

    仅新加坡一地所转运的华工,就超过500万。

    很显然,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成为海外“华人”比例最高之国,与它的特殊位置和这段历史是分不开的。

    对“契约华工”一事推动最大的,是当时的大英帝国。

    奴隶劳动力的使用,本质并不符合工业\/资本时代的需求。

    这也使得英国在19世纪初,最早提出废除奴隶贸易的国家。

    并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来解决废奴后的人力资源问题。

    另一方面,中央之国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政治的积弱及时代的转变。

    也使得晚清政府不再把人口外流,视为洪水猛兽。

    由于需求量巨大,契约华工的签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拐、骗等强迫现象。

    以至于历史上,契约华工又在部分地区称之为“猪仔”,签约、转运华工的行为则被称之为“卖猪仔”。

    然而将整个“契约华工”式的人口外流现象,视为一种变相的拐卖人口。

    或者视为“黑奴”制度的变种并不客观。

    大部分流入海外华工,还是抱着“淘金”的目的,自愿前往海外的。

    “猪仔”一说,很大程度还是因为旅途、工作环境的恶劣,且需要用劳动偿还出海的费用,导致丧失一段时间的人身自由。

    英国对华工的招募行为,始于19世纪末对开发马来半岛资源开发。

    不过最早这样做的并不是英国而是荷兰。

    161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决定将位于巽他海峡东侧的雅加达,定位为自己在东印度的政治、经济中心。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