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移民全球全文免费阅读

第765章 神赐之地(三十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甚至可以说,土著居民的存在,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气质,并使之在,极端恶劣的地缘z治环境中保持d立。

    这个土著民族被称之为“瓜拉尼人”。

    关于这个民族之于巴拉圭的重要性,可以透过一个细节体现出来。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定货币。

    作为代表国家形象的重要代表,货币的名称通常并不是随意选定的。

    而巴拉圭人的货币就叫作“瓜拉尼”。

    另外,“瓜拉尼语”与西班牙语一样,具备官方语言的地位。

    瓜拉尼人是最初为西班牙人,提供帮助的土著部落。

    这支已经熟练掌握了原始农业技术的部落,原始居住地并不是大查科平原,而是巴拉圭河东北部高地上的热带雨林中,

    在西班牙人到来之时,瓜拉尼人已经开始向巴拉圭河谷移居。

    换句话说,西班牙人之所以选定亚松森建城,正是由于得到了瓜拉尼人的帮助。

    在瓜拉尼人的存在问题上,“1000毫米等雨线”起到了无形的调节作用。

    安第斯山脉的“土豆”文明,并不喜欢太湿热的气候环境,但对于“木薯”来说,

    1000-2000毫米的降水,才是它们适应的区间。

    自拉普拉塔河口起,向北拉出一根纵线,能够帮助我们,在整个拉普拉塔河流域,

    大致拉出一根“1000毫米等雨线”来,降水量西低东高。

    当然,气候实际是在不断变化的,等雨线的位置也并非一成不变。

    不过,这已经足够让大家识别出,哪些地区有机会,依托木薯之类的雨林作物,滋养出有存在感的原住民部落了。

    在拉普拉塔地区,巴拉圭东部,也就是不包含北查科地区的部分,并非是唯一年平均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缘z治板块。

    乌拉圭草原同样位于这雨线的东部。

    分处河口两侧的阿根廷s都“b宜诺斯艾利斯”,与乌拉圭s都“m得维的亚”的年平均降水量,可以让大家,更加直观的理解这一差异。

    前者的年均降水量约在950毫米;后者则能够达到1100毫米。

    这样看来,乌拉圭这个d立地缘z治板块的存在,并不仅仅是因为巴西的地缘z治影响力,

    更不是因为乌拉圭河看起来,会适合充当一条行政分割线了。

    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在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几乎同时登陆乌拉圭草原两侧时,这片草原上生活有一定数量的土著部落。

    尽管由于草原地貌和温度的问题,乌拉圭草原上的原住民生活中,种植经济的比例,要比瓜拉尼人更低,

    但乌拉圭草原内间杂的丘陵地貌,使之食物的来源,相比乌拉圭河以西地区,要更加的充足一些。在人口压力巨大的后世,历史研究者们很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认为,能够用来减缓人口压力的土地,是争夺的重心。

    然而事实上,在大部分历史时期,人口才是争夺的目标。

    无论是西班牙人还是葡萄牙人,都需要劳动力来帮助他们,进行殖民地建设。

    生活在乌拉圭草原的原住民部落,被称之为“查鲁亚人”。

    如果说,巴拉圭人经常会愿意,称自己为“瓜拉尼人”,那么乌拉圭人有时也会,用这个原始标签来称呼自己。

    只是,这种自称本质与血源无关,更多是在借用那段历史,来凸显自身的地缘独特性。

    就像法国人经常会被称为“高卢人”,却不代表他们在寻找凯尔特血统一样。

    相比瓜拉尼人,查鲁亚人在后世的存在感要低得多。

    &nbs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