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移民全球全文免费阅读

第734章 神赐之地(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只不过,在两面临海的米国,这两种相伴而生的气候现象,是引发干旱的主要原因罢了。

    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这片“米国西部大高原”,整体呈现出荒漠化状态。

    当然,再荒凉的地方,也会有几个地标为世人所知的。

    后世以赌城之名,为世人所知的“拉斯维加斯”;奉行多妻制的m门教中心“盐湖城”。

    经常出现在西部片中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都是这片温带沙漠气候区的著名地标。

    事实上,在“前哥伦布时代”,玉米和文明并非完全没有尝试过,在米国西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渗透过。

    毕竟,高原之上,并非完全没有降水,在漫长的历史中,总会有个别成功案例。

    比如,考古学家们,就在米国y历桑纳州首府f凰城南郊,(这个州的州花是“柱状仙人掌”,气候类型可想而知),

    发现了公元前300年——公元1400年期间,印第安人种植玉米、南瓜等作物的痕迹。

    只不过,在欧洲人入侵前的公元15世纪,这颗诞生于荒漠腹地的文明种子,就自然消失了。

    好了,现在大家知道了,源自墨西哥高原南部的“玉米文明”,一定尝试过向沿着山谷,向北方自然扩散。

    只是受限于地理环境,玉米并没有在米国西部的高原地带,竞争过仙人掌。

    那么,在科迪拉山系以东的相对低地区,玉米的命运会不会更好一点呢

    不管是“热带沙漠气候”还是“温带沙漠气候”,造就出来的环境,并不一定是那种黄沙漫漫的沙漠,更为精确的说法应该是荒漠。

    在米国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腹地,人们虽然见不到那种撒哈拉沙漠的感觉,但那种荒凉感,

    可以让人真切感受到,这一地区,实在不是文明迸发的好地方。

    人口密度,是最能反映一片土地,地缘潜力的指标之一,尤其是在更多只能依靠,土地物产求生的光合文明时代。

    以身处这片荒漠地带的内华达州为例,这个总面积达到,286297平方公里的米国第七大州。

    相当于辽东都司(辽宁省)加南直隶西部地区(安徽省)的面积,21世纪总人口却只有300万。

    这其中,又有2\/3生活在那个以赌城之名,而为世人所知的“拉斯维加斯”。

    事实上,受赌业和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刺激,内华达州还是米国21纪人口增长最快的州。

    当然,米国西部绝对人口的不足,还与米国总人口数量有关。

    如果,把这些土地交给国人来打理,估计即使是内华达州这样的荒漠州,也还是很有机会突破千万级的。

    只是可以想见,当年尝试向北迁徙的玉米文明,以及后来西方殖民者,初看到这片土地时,会有多么的绝望。

    不过,科迪勒拉山系并非是米国的全部,抛开太平洋沿岸,那点狭长的湿润平原暂且不谈,

    落基山脉以东,还有大片的低地,为我们提供想象空间。

    从位置对应关系上来看,玛雅人似乎应该为这个方向的尝试,做出更大的贡献。

    毕竟,在中美洲,相对墨西哥高原上的阿兹特克人,包括其之前的文明创立者,玛雅人看起来已经适应了低地生活。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并不是说地势相近,就一定会更有吸引力的。

    相比那些高原文明,玛雅人会更不愿意向远方迁徙。

    一提到玛雅,后世略知一二的人,脑海中都应该会浮现出一幅,被丛林包围的金字塔形象。

    玛雅文明是这个星球上,少有的“热带雨林文明”。

    不过,这也限制了玛雅文明的影响边际。

    在中美洲,热带雨林气候区从墨西哥高原东麓,沿“索科努斯科山”(科迪勒山系在墨西哥高原以南的中美洲部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