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御宅屋自由的小说阅读网,欢迎亲们访问!
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种田文 -> 古蜀国密码全文免费阅读
第298章 太阳神鸟金箔1
- 哪怕是世界上最不贪心之人,也为这样的金山银海而震慑。
那是历代蜀王积攒的财富……从神秘消失的蚕丛王开始,再到柏灌王,然后是鱼凫王……每一代王者,皆有上万年的历史。
如此漫长的王国历史,是世界上任何部族,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几万年下来,堆积的黄金,不可胜数。
古蜀的国运,也全在于此。
任何时候,都确保能够卷土重来。
这也是凫风初蕾当时在大漠里婉拒涂山侯人黄金的主要原因。
她不愿意为了区区几百筐黄金,让厚普等人疲于奔走,或者因此丧失了宝贵的性命。
金沙王城,有的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金银珠宝。
委蛇连连惊叹:“天啦,我敢打赌,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这个更大的藏宝库了!”
凫风初蕾的目光却落在脚边的太阳神鸟金箔上面。
开启了藏宝库大门之后,神鸟金箔已经失去了最初那摄人的光芒,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张金箔而已。它静静地躺在她脚边,平淡得没有任何吸引人目光的地方。
可是,凫风初蕾却看得清清楚楚:在珠宝的映衬之下,飞鸟相连的层层光圈,正是一个完整的太阳形状:过渡区、日冕层、太阳圈……仿佛太阳累了,暂时栖息在这藏宝库里。
假以时日,又会散发出比太阳更绚烂的能量。
她慢慢地拿起神鸟金箔,知道这金箔的价值胜过脚下无可计数的巨大财富。
但是,白色金箔却彻彻底底消失无踪了。
她也不去寻找,只是又转眼看无边无际的金山银海。
肉眼,真的看不到尽头。
绝非西北大漠里,白袍怪们令苦力开采的半成品金矿,还需要千锤百炼——这里,全是现成的宝物。
全是成品。
金砖堆积得就像一座座的小山,又如蜿蜒的城墙。。
各色的宝石天长日久凝固成一颗颗巨大的树木。
各色的珍珠,有的鸡蛋大小,最次的也是大指头般大小,任何一粒散落人间,都能引起强烈的轰动,可是,现在,它们散落在这珍宝的海洋里,没有任何特色,泯然众矣。
凫风初蕾随手抓起一把红色的珍珠,每一粒都是鸽子蛋般大小,质地形状一模一样,若是做成一条项链,只怕全世界的女性都会疯狂追逐。
她忽然想起万国大会之后的那个夜晚。
百里行暮在小湖边随手一指,整个湖泊便是这种红色的珍珠。
琳琅宝物,不值一哂,她独独抓了一把红珍珠,慢慢放在了口袋里。
然后,她看到那个黑色的匣子。
黑色匣子里的万年寒毒和万年玄冰,仿佛被巨大的黄金海洋彻底掩埋,它已经死了,再也散发不出任何的能量了。
匣子的底部,白色金箔已经彻底失去了光华,形如废纸。
凫风初蕾此时才明白,并非是自己发现了它,而是自己怀里的神鸟金箔吸引了它。
那是开启这藏宝库的钥匙。
古往今来,唯有掌握了太阳神鸟金箔的蜀王才有资格进入。
匣子旁边,一堆古籍。
古籍,全是黄金书页。
凫风初蕾随手拿起一本,慢慢翻开。
里面的字,居然一个也不认识。
但是,上面的一幅画像她认识,那是蚕丛大帝。
居然是蚕丛大帝的历史记载。
只可惜,不认识字,也无法。
重新拿起一本,这一次,上面的文字便很熟悉了。
那是古蜀国通用的文字,自柏灌王开始,到鱼凫王,一直沿用。毕竟,他俩都来自华夏,一脉相承理所应当。
那是柏灌王的治国史。
是百里行暮隐姓埋名来到古蜀国开始称王的历史。
蜀中的风土人情,蜀中的民生政治,蜀中的动物植物,蜀中的万年安乐……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看得出,百里行暮统治下的一万年,也是非常认真的,不然,不可能对蜀中的大小事情记载得如此详细。
一万年的时光,恍如眼前。
凫风初蕾手持金卷,一本一本,慢慢翻过。
她准备带几本出去,然后,随手拿了两本揣在怀里。
也许是这举动惊动了什么,沉寂已久的窥心镜忽然跳起来。
凫风初蕾的一只手,轻轻放在窥心镜上面。
镜子中,有画面闪动。
金色的海洋里,她忽然想起百里行暮临死前的一刻——在周山最后的那个夜晚,他吹奏曲子,唱歌,满头的红发就像阳光下行走的少年。
他的英俊,无与伦比。
那个印象,终生镌刻在她心底,从此,再也无法抹去。
明明知道他彻底死了,可心里总是不甘——上古大神,怎会真正死去呢就像黄帝,也御龙升天,就算是回到了外星球,可也不代表他就死了吧
多希望百里行暮也是去了什么外星球。
可是,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百里行暮并不是外星人,他是炎帝之子——娲皇所造第一个人类的儿子——不折不扣的地球人。
所以,他真的死了!
可是,镜子中的景象却是虚幻的——英俊的红发少年只是她的想象而已,事实上,里面什么都没有。
她十分急迫,渴望马上看到不周山之战的最后一刻。
只有弄清楚这一刻,才知道他最后交代她的一切的意义。
她急不可耐:快给我看看不周山之战的最后情景!
这一次,很快便有一行绿色磷火:要知道柏灌王临死前的情形,必须拿整个藏宝库交换。
这个藏宝库,何止百万两黄金
它几乎足以让全世界每一个人都生活得富足安乐。
而且,那并不属于凫风初蕾私人,而是历代蜀王的积累,甚至是整个古蜀国人民的几万年积累。
委蛇大怒:“你明明说了一百万两,现在又为何狮子大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