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玄幻魔法 -> 帝国重器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百五十一章 杂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魔都拟建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世界先进的电子半导体技术,建设中国第一座高科技芯片生产工厂!

    中科大陆应龙教授率领两百名在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实习的中国工程师归国,魔都市府高调迎接,展现了我市领导对高科技人才的重视!

    新科晶圆厂立项,总投资额高达三十亿人民币以上!浦东成立新区,已经进入倒计时!

    拆迁村民表示强烈支持魔都市府工作,积极踊跃准备搬迁。

    魔都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备小组,市委市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各局委办纷纷表示竭力支持筹备小组的推进工作。

    在魔都市委宣传部的主要战场上,新民晚报几乎是以每天一篇头版头条的模式,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科晶圆厂的进展进行追踪报道。

    而新科晶圆厂准备在魔都落户的消息,也顿时引起了魔都市民们的广泛兴趣和讨论。

    和新民晚报同样历史悠久的文汇报则不甘落后,既然在时效性上比不过新民晚报,那就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打起了擂台。

    他们专门开了个专栏,从晶圆厂的基础知识讲起,仔细的论述了这个项目在国内甚至国际上是什么水平。晶圆厂的产品能做什么,对中国经济的意义,以及未来可能形成的产业集群。最简单一点,如果中国国产的电视机使用的不是进口芯片,那么电视机的价格能下降多少?这些接地气的问题提出来,果然吸引了市民们的广泛关注。最后文汇报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如果新科晶圆厂项目能够顺利完成,魔都的经济形式必将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这么一来,魔都市民们的热情可是真的被引爆了出来。

    其他魔都的报纸杂志电视台和电台,也都抓住时机开足了马力的对市民们进行信息轰炸。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宣传造势工作,在市委班子领导的关注下,发挥出了120的战斗力。

    而伴随着宣传鼓动起来的热情,反应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进度上,就真可谓是一日千里了。

    胡文海晶圆厂的设备还在海上飘着,开发区管委会就已经搭起了班子。三县合并的提议向中央提交,不等有回复,下面自己就已经完成了合并的具体工作。浦东开发公司总经理的位置,当仁不让的落在了陆应龙的头上,顺手还兼任了新科晶圆厂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文汇报的影响范围,比新民晚报的还要大一些。自打文汇报刊发了新科晶圆厂的消息之后,不光是魔都市面上,几乎是整个长江以南,甚至是中央级的报纸都纷纷转载刊文讨论。

    一时间,全中国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魔都,聚集到了浦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中国人要能造半导体芯片,要能生产世界上技术水平最高的高科技产品了!哪怕是对科技一窍不通的人,也跟着欢欣鼓舞了起来。

    这个年代的中国人,实在太需要一些事实来安慰自己的民族自尊心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人夺取奖牌,全中国都沸腾了。而后的亚运会亚洲杯乱七八糟的各种电影节,或者任何一点中国人在国际上能取得成绩的事迹,在国内都能掀起一阵风潮。

    听闻中国竟然能制造世界上最高科技的产品,这甚至是比在体育艺术上获得成绩,更能触动国人神经的事情了。

    虽然工厂是落户在了魔都,但魔都生产的产品终究还是要供应国内的。报纸上纷纷畅想,中国能生产半导体芯片了,到时候我们什么东西可以不用进口了,什么产品可以比现在更便宜了?

    正是晶圆厂产品这种能够进入千家万户影响所有人生活的因素,使得晶圆厂的建设竟然比体育健儿们取得的成绩更牵动人心起来。

    然而在这样一片其乐融融的气氛之中,也不是完全没有不和谐的声音。

    香江,星岛日报社。一个矮胖的猥琐男人推开了主编办公室的大门,大大咧咧的将一份稿子拍在了主编的办公桌上。

    主编,这是我做的专题。魔都市府要搞晶圆厂,现在大陆人都打了鸡血一样的叫,这个新闻可以做一做吧?

    梁彼得,你进门就不懂敲门吗?说你多少次了,总是我行我素!

    总编陈锋皱眉敲着桌子,不满的看了梁彼得一眼。不过梁彼得却丝毫没有觉悟,仍然坦然的坐在沙发上,自顾自的端起茶杯喝起茶水来。

    不过梁彼得这小子虽然任性无礼,但谁让他有个报社董事局的哥哥,陈锋的不满也只能是发泄到这种程度而已了。前几天他去魔都出差,这小子竟然还把他给他哥在内地找的小三拉出来作陪,示威的意思简直毫不遮掩。

    不过也是那次去魔都出差,他从梁彼得的口中听到了一条感兴趣的新闻。

    魔都竟然要上晶圆厂项目。

    香江人自觉比大陆人要有本事,可晶圆厂却从来没人敢想过。晶圆厂是什么?少说也要几千万美元的高科技工厂,只有发达国家才有能力运作的玩具。

    大陆人能不能做成这个项目,这对未来招商引资的成果至关重要,让很多拭目以待的香江人和华人都非常感兴趣。

    这个项目做成了,说明大陆的工业体系有足够的潜力,能够承担国际产业转移。如果做不成功,那观望的投资人群恐怕还要继续观望下去。

    晶圆厂,无疑可以作为大陆招商引资的一张有力名片。

    星岛日报的读者不仅是香江本地,全球各地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几乎都能买到这份报纸。它的受众主要是华人中产阶级和政经要人,对大陆的报道显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惊闻魔都要上晶圆厂项目,星岛日报不可能不作出反应。

    陈锋拿起梁彼得的稿子,戴起眼镜仔细的看了起来。

    只是他越看眉头皱的越紧,直到看完这篇稿子,他手指敲着桌子想了半天,方才犹豫说道:梁非凡,你这篇文章的角度

    梁非凡是梁彼得的中文名,不过等闲报社里平日都叫他梁彼得这个半中不洋的名字。主编陈锋这时叫起他的大名,显然是有些公事公办的正式意味。

    主编,我这可是请教过很多专家才写的这篇稿子。香江理工的吴教授科大的费教授,还有侵会大学的罗伯特教授,这些教授都赞同我的观点。晶圆厂是非常高科技的工业,以大陆的技术能力,我认为并不看好他们能完成这个项目。真要想把这个项目做下来,单凭一个那个什么陆教授有什么用?除非把整个管理层都换成外国人,恐怕才有点成功的可能。

    唔——

    陈锋摸着下巴,看了正自得其乐的梁非凡一眼,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好吧,我把你这份稿子送去给总编看,总编没意见就刊登好了。

    哈,放心吧,总编那里肯定不会有问题的。梁彼得得意的笑了起来。

    转过天来,星岛日报的报纸发行出去,果然引起了读者的广泛注意。虽然之前也从某些渠道隐约知道,中国大陆有上晶圆厂的打算。不过这毕竟是国际上第一个正式确认的报道,还是在华人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中国大陆要上晶圆厂?而且还要自己独立完成晶圆厂的建设!只要对晶圆厂有所了解的华人,莫不是为此有些担忧。

    而实际上,星岛日报的报道内容,也从侧面巩固了读者们的这个认识。报道里采访的几个香江教授,无不是异口同声的认为,以中国大陆的技术能力,根本不可能完成晶圆厂的建设。

    嗯,至于这几个香江教授本身究竟有没有过晶圆厂的工作经历,读者们就没有这个分辨能力了。

    随着这篇报道的出炉,很多人都打起了观望的主意。中国大陆一直以来的落后和贫瘠印象,让这些读者在潜意识里也同样认同报道的倾向,晶圆厂这样的高科技项目不是发达国家根本玩不转。

    而这些来自海外的声音,不可避免的通过一些渠道隐约的传入了国内。

    胡总,你看这个!

    蓝秘书有些气恼的将一份星岛日报拍到了胡文明面前,指着上面梁非凡的报道推倒了他的面前。

    这些香江报纸连了解都没了解过,怎么张嘴就乱说?我们要是没有把握,会贸然上这么大的项目吗?问了几个教授,就说我们的项目做不起来!

    蓝秘书你先坐下消消气,什么事情惹你这么大火?

    胡文海笑笑,从图纸上抬起头来,心平气和的端起报纸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

    嗨,我以为多大的事情。几个江灿嗡嗡两声,理他们干嘛?

    江江灿?蓝秘书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想不通胡文海怎么冒出这么一个名词来。

    这年月香江人正经是高人一等,谁家要是有个海外关系简直牛的飞起。香江的各种文化产品输入大陆,香江商人也有要到大陆投资的,内地人看香江人就好像看天堂来客还差不多。

    像胡文海这种用不屑的语气称呼香江人为江灿的,简直一个都没有。

    啊,香江人不是一直这个样子。胡文海对此嗤之以鼻,哼道:别以为香江人有多了不起,其实那么大点地方生活的人,岛民心态是很严重的。视野贫瘠小心眼,虚荣自大看不起人,韩国日本宝岛香江,这几个地方的社会性格都有想通的地方。像这种报道,肯定是香江人泛酸水了呗。

    可是,这份报道造成的影响星岛日报的发行量不小,在海外华人中很有影响力。

    那又如何?咱们的项目最晚明年年中也能投入运转了。有了成绩,到时候星岛日报只能是自打自脸罢了。

    胡文海拍拍蓝秘书的肩膀,笑道:别想那么多,咱们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手上有了成绩,还用怕这些报纸乱说么?

    嗨,我可没有胡总你这么好的心里素质。

    蓝秘书苦笑摇头,他和胡文海关注的角度不同。胡文海是只要项目运作起来,赚钱就是胜利。而蓝秘书想要让晶圆厂成为他的政绩,宣传战线上也不能稍有差错。晶圆厂现在成了国内高科技工业的一块招牌,被香江人这么攻击一下,只要浦东技术开发区最后真的有什么差池,他的仕途就算是毁了。

    不行,胡总你可不能这么放任这种论调不管。到时候就算咱们做出成绩来了,被海外华人先入为主,有成绩也变成没成绩了!这些记者,颠倒黑白的本事可不能小看!

    胡文海想想,蓝秘书说的其实也有道理。浦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最终不可能只有新科晶圆厂这一个企业,何况后期随着浦东经济发展,多晶硅单晶硅提炼厂和封测厂肯定都要搬出去,给配套企业和关联企业挪地方。

    要是海外投资商都先入为主,搞到最后新科在浦东唱独角戏,谁的脸上都不好看。

    那好吧,我写一篇稿子。胡文海痛快的点头:不过咱们不针对星岛日报这篇报道,太掉价。我就说说咱们晶圆厂的建设规划和经营策略,让海外华人读者自己判断好了。

    行行,胡总你尽快写,写好了我找关系拿出去发表!蓝秘书喜出望外,连连点头。

    要说写文章胡文海还是不怕的,前些年的时候为了攒第一桶金,他从小到大至少写了几百万字。就算没什么写作天赋,熟能生巧也算练出来了。只用了一个晚上,他就把一篇介绍新科晶圆厂的文章写了出来。洋洋洒洒上万字,他可是一挥而就。

    类似的文章,他其实重生前写的不少。工作就是这样,要想升职加薪不仅要会干,而且还要会写会说!

    比亚迪的内部刊物学术期刊本地报纸杂志,给比亚迪宁波晶圆厂吹牛的文章,他重生前看过不少也亲自写过不少。轻车熟路之下,这篇文章写的要专业有专业,要通俗有通俗。披露了中方团队不仅是陆应龙一个人,而是整个工厂的技术骨干,都在摩托罗拉半导体工厂里受到过全面的培训。

    除此之外,胡文海还详细列举了订购设备的具体参数,挑了几个只有内行才能看的懂的技术诀窍点了几句。他这也算是下了本钱了,要知道这些诀窍虽然只有几句话,但要摸清这些技术却不是容易的事情。

    最后他干脆再甩出一个准备应用在自己晶圆厂上的独有技术,原来历史上由ti公司开发的纯水循环系统。这项原本只是为了应付环保需求开发的技术,在应用之后意外的发现竟然能极大的节省晶圆厂的运作费用,节水节能,而且还能提高成品率。

    可别小看晶圆厂的节水节电意义,晶圆厂用的水肯定不是水龙头里流出来的自来水,而是经过高度去离子的纯水。要求各杂质含量低达到微克\/升级,比晶圆厂蚀刻车间无尘室的要求竟然还要高。

    为了生产这种纯水,晶圆厂支付的成本占运作成本的三分之一强。通过循环使用纯水的技术,ti的芯片硬是比同期其他晶圆厂产品成本降低了五分之一。

    胡文海倒是不怕其他晶圆厂学去了这手本事,为了订购纯水循环设备,他早就在全世界将这个技术注册了专利。

    如今扔出来,也算是打个广告。自家晶圆厂建立起来,其他晶圆厂想用这个技术,咱们大可专利互换嘛

    而不仅是技术方面的思路,公司经营上他也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除了会生产摩托罗拉的68000系列cpu和内存等大路货以外,他还会接受其他国家ic设计公司的订单,走台积电的代工路线。

    蓝秘书拿到胡文海的文章,当即如获至宝。通过关系联络了香江大公报,立刻就刊发了出去。

    虽然胡文海声明文章并不针对其他人,但大陆官方和星岛日报打擂台的意思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篇文章虽然没有针锋相对,但高高在上的意思却很明显,就差没指着星岛日报的记者鼻子,骂他不懂就不要乱说了。

    正如胡文海所说,香江人敏感而自大虚荣。被一直看不起的大陆穷亲戚甩了一巴掌过来,这怎么能忍?

    梁非凡仿佛打了鸡血,之后三天连续发表了三篇报道,走访了香江三家大学,连连批驳大公报上胡文海的这篇文章。

    眼看着,竟然大有将胡文海打倒再踏上一万只脚的气概。

    然而,星岛日报和梁非凡仿佛忘了,香江这几个大学里的教授,有一个有在晶圆厂工作过的经历吗?

    普通人看的热闹,真正懂行的人却不觉摇头。相反,胡文海在文章里透露出来的,对晶圆厂运作的熟悉程度,却也让一些人起了不一样的心思。

    仲谋!

    蔡杰明手上拿着一份报纸,顾不得跑的满头大汗,喊住了工研院院长张仲谋。

    杰明?张仲谋停下脚步,回头有些诧异的看着蔡杰明,问道:杰明,你考虑清楚要跟我出去闯荡一番了?

    不是那个事情,你看这个!蔡杰明将报纸塞到张仲谋的手里,指着上面的一篇文章,有些焦急的说道:你的晶圆厂还没开始,大陆的晶圆厂可已经建起来了!你看看,魔都新科晶圆厂,他们也是打算走代工路线的!

    张仲谋眉头一皱,打开报纸连忙看了起来。

    他可不是中国大陆的哪个研究院的院长,而是海峡对面宝岛工业技术研究院的院长。斯坦福大学机电系出身,曾经做到ti的集成电路部门总经理。1985年回宝岛担任工研院的院长,但宝岛工研院的陈腐守旧根本无法满足他的事业心,他已经开始寻求脱离工研院自立的道路了。

    历史上,张仲谋是1987年成立了宝积电公司,开创了半导体代工的商业模式。在宝积电成立之初,很少有人看好他的尝试。八十年代的半导体公司,仍然倾向于研发设计和生产销售集于一体的模式,似乎并没有代工市场的生存空间。

    但谁也没想到,张仲谋的半导体代工模式,未来却打造了一个三足鼎立的芯片帝国。

    而这个未来的半导体教父,如今拿着报纸的这双手却不自觉的抖了起来,仿佛那不是一页纸,而是一副千钧重担一般。

    半导体代工这个市场,如果被人力和其他成本都更低的大陆抢先打开,那接下来还有宝岛什么事情?还有他张仲谋什么事情?

    蔡杰明有些担忧的说道:仲谋兄,我看这篇报道言之有物,写文章的人肯定是大陆晶圆厂的高层。如果有这么一个人总揽全局,大陆晶圆厂未必不能建立起来。到时候,你的宝积电公司可就危险了吧?

    何止言之有物,此人在晶圆厂运作方面积累极其深厚。可是,我怎么从来没听过这么一个人?

    不提玻璃天花板,半导体制造领域一共就那么大。如果有一个大陆人能做到总揽全局的高位,没道理他竟然从来没听说过啊!

    至于那什么陆应龙教授,在摩托罗拉公司一年多的时间,或许能学到一些真本事。但达到这篇文章的高度,张仲谋是不信的——这岂不是说他张仲谋在ti十多年才钻研出来的一身本领,日子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怎么办,仲谋?大陆的这座晶圆厂一旦建成,可不只是你的前途堪忧,整个宝岛半导体行业都要面临灭顶之灾。

    张仲谋呆立片刻,将报纸揉成一团,咬牙道:没办法,看来我们只得往大陆走一趟了!无论如何,这个晶圆厂要么建不起来,要么就得掌握在我们宝岛人的手里!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