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种田文 -> 小七种田记全文免费阅读

小七种田记_分节阅读_10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 53 章

    晚上,小七在床上把准备从明天开始,几个人去面前近处的山上砍木柴,卖木柴的事和刘武、小小说了,两个孩子平时都是听小七的,这次也没有意见。自从那次大哥病了之后醒来,家里的事都听大哥安排,才断断的几个月,家里的日子已经好过了很多。以前三、五天吃不上一顿的白米饭,现在不说顿顿都吃的上,可也已经是饭桌上常见的了。

    小七见两个弟弟和陈实都没有意见,还表现出一点干劲,就准备讲个小小惦记的故事给大家听。小七略想了一下,明天就要开始忙碌的砍柴了,那就讲个砍柴郎的故事。小七清了下喉咙开始讲:“今天,我给你们讲个砍柴郎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刘海砍樵,说的是从前,有一个贫穷的乡下小伙子,叫刘海,因为家里穷,只好天天去山上砍柴,得些银钱,艰难度日……”

    小七说:“好了,故事讲完了,大家快睡,明天砍柴了会很累的。”小小说:“没有了吗?我还想听呢。”小七把小小放倒在床上,替他盖好被子;“恩,故事就这样完了,小小睡吧,明天大哥再给你们讲别的故事。”

    睡的迷迷糊糊,小七被小小拉醒,小小急急的说:“大哥,我想上茅房,可是,我好怕啊,外面的天好奇怪啊,小小不敢去茅房。”

    小七不明白外面的天空有什么好奇怪,不会有外星人的飞船吧。乖乖,ufo原来在中国的古代就出现了啊。小七的瞌睡全醒了,兴致也上来了。陈实和刘武也被小小吵醒了,几个人跟着小七走到外面的泥场上,小小扯着小七的手,一手指着天上的月亮:“大哥,你看,月亮外面有好大一个圆圈圈啊,好奇怪啊,可是,小小从来都没见过啊。”

    小七也没见过,这才是第一次见到,月亮在空中又大又圆的,但是离月亮很远的地方有一个有些淡,但却很明显,极有规范的一个圆环,把月亮圈在中间。很美丽,也很神奇。小七在心里感叹大自然的神秘,努力的回想前世所知道的,有关月亮的信息,才终于得出一个结论,难道这个就是大自然的神秘现象-----月晕吗?一定是的。

    小七边抬头看天,欣赏浩瀚宇宙赐给人们这壮观的伟大神迹,一边对小小、刘武和陈实说:“这个没有什么可怕的,这个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小小问小七:“什么是自然现象?”这倒问倒了小七,不知道怎么跟小小解释,自己也只是知道这是种自然现象。但要自己解释何谓自然现象,自己一剖解释不出来。只好这样给小小说:“打个比方吧,太阳每天早上升起,每天傍晚落山,那就是自然现象。”小小喃喃道:“原来这就叫自然现象啊,那就象我们吃饭、拉屎一样吗?”小七恶寒,怎么会出来这么个比方,还真是不敢让人恭维。但小七还是耐心的解释:“你说的这个应该算是生理现象,自然现象一般多指天、地发生什么奇特的现象,才叫自然现象。最常见的有日食,月食,日晕、月晕,对了,还有我们雨后见到的彩虹,这些都算是自然现象。”

    小小说:“彩虹我知道,可好看了。可大哥,你说的那些日啊月啊的,都是什么啊,小小见过吗?好看吗?”小七说:“日食,就是村里人口中叫的天狗食日,月食是天狗食月,日晕是太阳周围有一个大光圈。现在,天空出现的就叫月晕。自古人们口中有这么一句话,‘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意思是说太阳旁边出现了一个圆圈包围着,那天晚上就会下雨,而象现在看到的这样,明天中午的时候会刮大风吧。”

    小小说:“那我明天倒要看看会不会刮大风。”小七刮了一下小小的鼻头;“现在,还要不要我陪你上茅房了?”小小边跑边说:“不用了,不用了。”

    接下来的砍木柴的首选地,还是选在了望水垅的山上,一来这山近,与自己屋后的山连成一体,其相近的程度可想而知。二来,路也相对的宽敞、好走些。到了望水拢的山脚,小七先从路边的树木开始,望水拢是座杂木山,小七砍木柴也就不讲究了。见了低矮饿树,爬了上去,就是一顿猛砍。刘武就把砍掉的大树枝,剃掉小树枝,再把这些光杆子砍成六十、八十不等的高度。陈实和小小个子小些,就只能搬木柴到牛车上码整齐。

    小七在树上累了,就换刘武上树去砍树枝,自己换做刘武的活。因为分工明确,有流水线的工作效果,所以收获是最快的。一个上午就是小半车,小七估计,两、三天就可以去一趟城里。到时柴木要规矩的码好,再一层一层逐渐加高。直到小七估计的一千斤的样子的程度,小七就用绳子把柴木拦起来绑好。

    本来说好这次要带小小去城里的,小七一看这个车只留了一个赶车人的位置,柴木码了那么高,小小显然是不能去了。陈实也不敢带,个子太小,小七只敢带刘武,需要一个人帮忙给买家卸柴木。一路上,刘武坐在牛车的柴木堆顶上,风大、天冷,还得紧紧抓住绳子。小七在下面赶车也不好受,由于后面是一道柴木墙,风力受阻下,感觉风力更加大了。而且背后虽然垫上几层破衣裳,却也抵挡不住柴木的刀切面的那种坚硬、尖锐,腰必须直直的挺着,只要一靠上,小七就感觉后面好象有人不停的东捅一下,西捅一下。小七在心里感叹,钱也不好挣啊,还不知道柴木怎么个卖法呢。可离过年还有些日子,田里、地里都没什么事了。一时也想不到什么来钱的事,四个人总不能坐在家里等着坐吃山空啊。所以,这柴木也许也卖不了多少钱,但只要能赚回些日常的吃喝用度,不用花老本的钱。对于目前自己这一家子人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了。

    到了城里,小七先去了几个稍大的酒楼、饭庄。最后,还是去了刘武以前学徒的张记酒楼。老板看了是刘武和小七,还是挺热情的。特别是见了刘武,显然在学徒时期,老板对刘武的工作态度得到了赞同。刘武趁机问老板要木柴不?要的话就可以定咱们家的了。老板上前看了看木柴,都是不错的杂木,虽然烧起来没有松树、杉树那么易燃,但是,却贵在耐烧、禁烧。而且木柴都挺大,没有那些小枝。老板很喜欢,又看在自己还有些喜欢刘武这孩子,就以一文三斤的价格买了,称一称,有一千零三十几斤,老板说算了,就四百文好了。如果有,多送些来都可以,在厨房门两边码好,再多的都可以码到柴房去。小七一看架势,乖乖,光厨房门口两边就能码下多少车啊。趁着老板去柜台取钱,小七小声问刘武,柴木卖贱了没有?刘武说没有,以前自己在厨房当学徒,有别人送木柴来时也随口问过,湿的柴都是一文三斤,干的两文三斤。咱们家的柴木只是比那些人送的柴木要好些而已,价钱却是没有少的,小七这才放了心。

    老板取里钱,交给小七,却对刘武说:“刘武啊,你们家有了柴木随时都可以送过来,来了我就给你称重、算钱。不过,下次来,记得带几筐的松针过来,那个引火是极好的。酒楼里的松针快要用完了。放心,老板每筐给你们五十文怎么样?”

    刘武赶紧弯腰鞠躬,口里连声说:“当然行,当然行,那小武在这里先谢谢老板了。”老板看了更加喜欢。

    小七没有和老板搭上话,完全靠的刘武把生意做成了,而且还是长久的买卖关系。小七虽然有点被刘武比下去了的感觉。不过,小七也明白,老板和自己不熟,对自己更是没有什么印象。但刘武就不同,老板不仅认识,还有点喜欢刘武,再者,刘武会开始做生意,不需要自己在一旁协助、帮忙,也是还事。虽然可能只是老板眼中的一点点小买卖,都算不上什么生意,可生意再小也是生意不是。

    这次,小七得去买一些小孩们喜欢吃的零食,最好多买上一点。刘武、陈实、小小都还是孩子,零食对他们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诱惑和动力的。小七也时常会丢几样进口里,引得小小哇哇大叫:“这个是最好吃的,那个是我最喜欢吃,故意留着最后吃的,大哥你给我吐出来。”每到这时候,小七作个狼吞虎咽状,三、两下就吞了,张开什么都没有的嘴对小小笑着问:“小小现在要用手抠出来吗?”气得小小转身不理小七,小七又要上前去哄说:“怕什么,大哥今天吃了小小一个,下次去城里给小小带更多、更好吃的怎么样?”小小又赶紧回头,满脸堆笑的口里叫着:“好呀,好呀。”

    回去的路上,小七问刘武,老板干嘛放着好好的柴房不用,让我们把木柴堆放在厨房门口啊。刘武告诉小七:“老板都是想好了的,我们今天卖给他的是湿柴,堆在厨房门口,白天可以给太阳晒晒,木柴过不了多久就干了,就可以用了。厨房用时也更方便了,柴房里堆的是那些干了的柴木和引火的松针,这些都极其易燃,所以堆房在厨房不远的柴房里。做酒楼生意的,最注意厨房的失火、安全问题,老板每天不定时会来察看。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火灾的。”

    第 54 章

    到了腊月中,小七停止了砍柴、卖柴的事,家里留了一些,码在门口的两边,既不占地方又容易干。上面盖上点茅草,以免长期的给雨水淋着,寒了水,寒了水的柴是极难烧的。首先是不易燃,燃后火小,烟大。小七虽然停止砍柴,却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忙。就是种土豆,从大厅上面的隔板上,把土豆种拿下来,种都是留的个头最小的,大的都是卖了,或是留在家里,长期的吃掉了,小七前世虽然听说土豆种可以切成一块块的来种,但是家里从来没种过,所以就不知道效果怎样了。

    隔板上的土豆都是平摊在木版上,由于不如地上湿气重,也不是成堆的堆着,可以储藏水分,所以土豆上长出的芽都很粗短,不是湿气重时长出的又细又长的绿芽。这种短的偏向红色。土豆种留了不少,特别是关猪的房间上的隔板上几乎铺满了,这里有了隔板,就相当于地窖了。所以山里刘家的村民家的地窖极少,常是几家共用一个,地窖唯一的用途就是储放红薯,红薯就这样放在家里或是隔板上是到不了种种的时候的,全会烂掉。

    卧房上的隔板上,小七早已堆上了一筐筐的玉米,和一些没什么用的东西,还有一些晒干的麻。家里的横梁上铺满了隔板,除了可以挡灰尘之外,还方便储放许多家里暂时用不上的东西。也可以储存玉米、土豆,只是会招来老鼠,那也是没法子的事,所以小七才把玉米放在了卧房的隔板上,下面有了人来人往的走动,老鼠听了响动,才不至于闹的那么凶。这些东西随便放在哪里,都会招来老鼠,而且也不怎么值钱,家家户户都种,都存放在家里,老鼠吃点也就不心疼了,卖是价钱低。

    小七把土豆种,一筐子一筐子的用绳子吊下去,刘武在下面的地上接了解开绳子。小七绑住筐子又再吊一筐子下去,如此的几个往复。种土豆的地就用种过红薯的地,由于收红薯时挖松了的,现在倒也不需要翻地了。小七挑了两个半桶的大粪,用水兑满两桶,再把从家里火炉里出过,堆在一堆的柴木灰中间扒开一个洞,把大粪倒进去,不停的搅拌成半干半湿状。才又一担一担的挑到地边。小七和刘武站在地里,分别把地分成一米多宽到两米的一长块、一长块的,再一人在一块地里,隔上十公分到十五公分之间,横向的扒开一条直沟,陈实和小小把带来的土豆种,隔八到十公分,一个一个的放,让土豆种上发出的芽向上。小七边扒边往后退,陈实就边放边往前进,等到一长块地扒完、放完土豆种,小七就开始用手抓了拌有大粪的柴木灰,沿着扒成的直沟,一行一行的撒在土豆种上,陈实也帮小七撒,小小帮刘武撒。一时间,地里全是大粪的臭味。难闻是太难闻了,可农村人谁不是这么种的,现在又没有尿素、碳氨这些肥料,好在臭也是这两、三天,直到挖都不用再费什么神。但种时,还是要花些精力的,撒完柴木灰,小七又抡起锄头,开始扒土盖上土豆种,直至把芽埋进土里七、八分,只剩一点芽头。然后又是下一轮的划分地、扒沟、种种、撒柴木灰、盖土,直到把地种完。种完地还不算完,小七和刘武他们三个,刚洗掉身上的臭味,又要用稻草和收割回来的茅草,盖在土豆芽上面,防止再下一次雪,会把嫩芽冻死。这雪还会不会再下,小七也说不准,春天都过来好久,也有下雪的时候,所以得把土豆芽盖上,还有地里已经包好的大白菜,收一些回家储放着,另一些也得盖上茅草,要是大雪来,封山几天不化雪,再冰封上几天,大白菜全都冻烂。太阳一照,会全烂在地里。忙完这些,日子已经过了二十,再过两天,就是过小年了,山里刘家的村民是不注重过小年的,到那天,该忙的忙,家里日子过的宽松点的,就弄上点肉鱼,日子难过的,就是平常吃的菜上桌,有时就一碗酸菜过了这个小年。

    眼看过年越来越近了,小七就赶紧起了趟城里。好在现在家里有了牛车,去城里采办,天天都可以去的。虽然今天不是什么大集日,但城里还是有那些固定开店做生意的,集市日只是多了附近村乡里的村民带来的货物,要热闹很多。小七带上陈实和两个弟弟赶车去城里,今天不需要采办过年的年货,只是买些衣物,买些猪肉买些鱼回去做腊肉腊鱼。家里人口不多,辈分又低,是不会有什么人来家里拜年的,只是自家的几个人吃。猪肉、鱼各买上二十斤就可以了,只是油、盐、酱、醋这些这次得多买些,一来回家腌肉、腌鱼要用不少盐,二来,这些东西到了二十八、九,卖的价格会更高,有时,平日里两斤的钱,到了那几日只能买到一斤,至于那些吃新鲜的菜,只能到二十九那天来买了,不然,还不到过年就要不新鲜了,或者坏了。

    去布店,四人各买了一套衣服,其中就属小小最高兴了,陈实的表情最没变化了,小七看看小小,那高兴的样子,还真是应了那句小孩子盼过年的话。再看刘武,脸上虽然也带着欣喜,但小七能明白,刘武高兴的不是小小那种简单的有新衣服可穿的高兴,而是对今年过年能添衣、能采办,而不感到囊中羞涩而感到高兴,日子一天天在变好。

    小七再看向陈实,没有欣喜,也没有难过,仿佛一切本该如此,都是云烟。虽然陈实和自己这一家子相处了这么久,脸上也有了些表情,但是和小小比起来,却实在是老成太多。

    回到家里,小七洗了两个大点的缸子,晚上把肉、鱼腌进去,肉都砍成了三、四斤一块,二十斤分成了六块,肉切小、切薄,容易进盐,年关近了,肉切厚了,盐腌得慢,到时过年腊肉都熏不好了。

    小七先把缸底撒上些盐,再把肉放上去,再搓上点盐,又放肉,又搓盐,搓盐比撒盐好,因为肉买的不多,撒的时候没掌握好,盐撒多了,肉会太咸,以后吃时会没有那么可口。盐腌淡点倒没关系,二十斤肉也吃不了多久,只要吃过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就可以了。鱼也是同样的腌法,过完小年大概就可以起缸了。

    第二天一大早,小七就叫起了刘武,小小和陈实,从屋子里拿出筐子、扁担、锄头这些东西,刘武有些不解,打着呵欠问小七:“大哥,土豆都种完了,你还拿这些东西种什么?年里也没剩什么东西可种了啊?”小七说:“我准备去水季冲和牛角冲挖点麻的根回来,上次,我们去挖何首乌时,我见到里面有很多,现在栽种刚好,我看着年里还有这几天都没事,就想着把收红薯后种土豆没用完的那一小块地栽种些麻。”

    刘武更不解了,问小七:“种那个干嘛?”小小也接话:“要的话,去水季冲和牛角冲撕点回来就好了,不止牛角冲和水季冲有,刘家山的那片野桃林里也有很多,村子里的人都是要用就去撕点回来,也没多大用处,这些野麻都是用来搓绳子绑个东西时用的,村里家家户户都备了一些,对了,大哥,家里的隔板上不是还有一些吗?”

    “我知道,但是我还是想种上一小片地的,以后要用了也不用跑去刘家山撕,还有……”小七难解释,就干脆住了口,小七原本是打算先种上一些,让它们在那里慢慢发展成一大片,这个麻像水稻一样,一根能发展成一大丛,只是不象水稻那样一年生,而是由根不断分支,再从而长出更多的麻杆出来。

    小七见现在市面上用到的都大些棉布之类的,再者就是用蚕丝织成的丝绸,这些布都卖的极贵,当然,柔软度和舒适度、触感都很好。但是要价都恼恨高,成色最差的也是普通人家难以支付的。小七穿越过来那会儿,那几套衣服还是咬着牙买的,换作是刘大,哪里会舍得买。

    而装玉米、谷子、红薯的都是筐啊、箩啊、桶啊、仓啊这些竹器和木器东西,只是在材料上用的粗细,编的时候的一个紧密的关系,而且极不易携带。小七挖草药时买了几个最差的布袋子,都是极贵。所以小七就在想是不是可以用麻来代替棉纱,织成衣服,布袋,这种麻比棉花更容易种植,也更容易制成丝绒,而且棉花,在山里刘家这个地方,一年只能种上一季。但麻却可以一年产三季,可以发展成一丛三、四十根麻杆,可以长到一人多高,如果上市造布,价格定是极低,制成衣服,虽然手感和舒适度肯定会差上棉布很多,但价格也会和棉布差上很多,更适合贫困人群穿着。

    不过,现在也只是自己的一个想法,先挖些麻的根回来栽种,让它在地里长大、发棵成片,也得一、两年的时间,到时候,说不定自己日子好过了,有时间去远点的城镇看看。活象能找到可以出丝、织布、成衣一条线的商家合作,到时再大量种植,或许会是一条生财之道。

    “问什么问,让你们栽种,你们就跟着我栽种好了,过年还有几天,你们就想吃了躺在床上成睡猪长肉吗?”小七第一次用这样重的语气说这样的话,实在是不想去跟他们细说。再者,不先敲个警钟,年里也确实没什么事可忙,几个人睡上几天,难保不会睡掉了干劲儿。

    第 55 章

    小七还想着,从过完年开始,要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去赚钱。一定要在两、三年之内盖上新房子。如果要盖一座自己设计满意的房子,二百两、或者要更多的银子吧。不努力那些钱从哪里来?总不能一直四个人挤在一个房间睡觉,在前世,哪个家里不是一个人一间房的。

    到了牛角冲,现在是腊月了,冲里生长的野麻,大部分被山里刘家的村民,闲暇时撕走了,剩下为数不多的也都枯死了。小七用柴刀砍掉那些枯死的麻杆,抡起锄头就开挖,土外面的麻杆一派死气沉沉,土里却一派生机,被锄头挖断的肥硕的麻根,露出白白的切面,里面迅速的流出透明的汁液。麻根上却长了许多幼小的麻秧,粉红粉红的,小七向两边慢慢的挖开,尽量少挖到那些粉红的麻秧。一天下来,由于要移植的野麻根,根茎肥大,水分又饱满,加上小七知道,移植时最好别去敲干净根上连着的泥土,更容易存活,所以小小的一块麻根,却有很重的重量。运回去还得花一番工夫,四个人一天下来,战绩平平。

    第二天,是二十四过小年,小七家虽然日子好过了点,但是自小七把卖何首乌的八十两列为不动产,家里也还是属于不怎么好过的。不好过的人家还过什么小年,一大早,小七又带上刘武他们三个,把麻根栽进种土豆剩下的地里,还差上一大截呢。

    但是,今天小七虽然不过这个小年,也不准备去水季冲挖麻根了。吃过午饭,把陈实和小小留在家里,小七带着刘武上山砍了两棵小树,选树,小七选的两棵“丫”字形的,又去南竹林里砍了根不粗不细的竹子。

    明天,腌的肉和鱼就要起缸了,得再在门前的泥场边搭一个晒衣杆。不能把肉鱼和衣服晒在同一根晒衣杆上,如果风一起,衣服就户卷起来缠住肉和鱼,到时候,衣服上会有洗不掉的颜色和气味。

    把南竹一字形的放在地上,小七和刘武在南竹的头尾过来的二、三十公分处,在地上记上记号。然后用锄头挖一个五十公分深左右的坑,把丫字形的小树丫字朝上的栽进去,填上土埋起来,把竹子抬起来放上去就可以了。忙完这些,小七又带上刘武,拿着两把柴刀去砍棕树的棕叶,这个棕叶是穿腊肉来晒和熏的好材料,砍掉两片棕叶,回家把它撕成许多条,留着明天用。棕叶有很强的韧性,只是一片棕叶中的一小根棕叶,就算是小七和刘武两个人,一人抓一头,用力的拉扯,也拉扯不断,所以才禁得住长久的挂肉,也禁得住熏肉时,那么高温的烟熏火燎。

    第二天一早起来,小七就用两个篮子,分别把肉和鱼装起来,经过三天的盐腌,肉和鱼上面都有一层粘粘的液体,得清洗干净。小七提着肉和鱼去门前的小溪里清洗,清洗完提回新做的晒衣杆边,小七叫来刘武,拿过准备好的棕叶,穿过买肉时已经扎好的刀眼,让刘武捧着肉,小七将棕叶在竹篙上面打了一个结,肉就晒在晒衣杆上了。

    肉和鱼只在晒衣杆上挂了一天,晚上,小七便在墙上打进去几根木榫,把肉挂上去熏起来,几天的时间,可能熏得不是很好。但是,肉挂在火炉上方,天天熏都可以。只是过年那几天熏味不会很浓,吃起来没有那么香,等到初几便会完全熏好,元宵节时,便是站在外面泥场边的晒衣杆那里,也能闻见家里炒腊肉时的熏肉味。

    本来小七也可以加快烟熏的,一般人家里见过年近了,腊肉熏不香了,就在山里砍来湿的松树枝,把松树枝放进腊肉下面的火炉里,湿的松树枝一经火烤,会迅速的水分蒸发,浓浓的烟雾会将腊肉很快熏香。湿的松树枝可以一天十二个时辰的熏,两、三天便可熏好。而且还有一股松香味,闻起来特别好闻。但这样熏出来的腊肉经不得久放,一经三月那绵绵的春雨,下个不停,腊肉很快便会上潮,香气迅速消失,味道变得不再好闻,还会极易生霉。小七现在采用的是柴火熏法,是一天三顿做饭时,长时间的慢慢熏出来的。由于生火做饭用的都是干柴,火大烟小,熏起来就需要长时间,熏得腊肉滴油,变成黑红色,而不是象松枝迅速熏制出来的黑色,闻起来香味没有松枝熏出来的那么香,但炒出来却香味四溢,是用松树枝急熏出来的腊肉无法比的。而且取两块不同熏法的腊肉,放进锅里爆炒过后,会发现松树枝急熏出来的腊肉,肉色偏白,而柴火熏出来的腊肉偏红,吃在口里,一经比较,口感那真是差上一大截。小七前世在广东打工时,过年时,各大商场里卖的腊肉,基本都是急熏出来的,有的用松枝,有的用樟树枝,还有用扁壳熏出来的。小七这是自己吃,就只求好吃了。

    第 56 章

    日子不知不觉过到了腊月二十九,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小七带了三个孩子去集市采办年货,小七本想买些烟花,找遍集市也没看到,只买了两个大红灯笼,准备挂在门前做长明灯。又买了香烛纸钱,用作明天祭坟。这才依次采办起来,只留了陈实在城口那里守住牛车。小七买了一条鲫鱼,又买了芹菜、木耳,干的香菇,买了莲藕。桂皮、八角、五香这些调味料也买了一些。最后,小七买了十多斤的苹果和橘子,花生、瓜子也称上了好几斤,这才把东西拿去城门口的牛车上。这次,小七让刘武和小小守住牛车,带了陈守走进城里。

    小七之所以不带刘武和小小,是不想他们看见翠红楼里的那种送往迎来的生活。他们都还小,目前还不宜接触那些物事,对发育造成影响。小七带上陈实,不仅是因为秋红是陈实的娘,还因为陈实从小就在摧红楼长大的,许多的物事都见过了。小七带陈实去翠红楼是想接秋红去自己家过年的。谁知见了秋红,秋红说恐怕去不了,华嬷嬷上不会放人的。小七略一细想,便明白秋红说的的确是事实。其实,明天大过年的,翠红楼哪还有什么客人,再不正经的嫖、客,也要回家陪老婆、孩子、家人过年的,只有极少数还陷在外面回不了家的商客,才会来翠红楼找乐子。但,像那样的情况都几乎没有,都应了那句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所以秋红明天是百分之九十九没有客人的,但秋红现在的情况比不上小七前世打工时,签订的劳动合约,在那个讲法律、讲人权的年代,老板让员工过年上班,员工可以鸟都不鸟老板,而且老板也不能说什么,毕竟是过年这么个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但秋红不同,华嬷嬷就算明知道没有客人来,也是不会放秋红离开的,莫说秋红现在又再度窜红,就是以前那种境况,华嬷嬷也是不会放人的,留人在楼里只是给个饭菜,如果来了一个客人,随便一给也不止几顿饭钱。何况,秋红是签了卖身契的,华嬷嬷只要说一个不字,秋红是踏不出翠红楼一步的。

    小七只得拉着陈实给秋红拜了个早年,陈实从进门到和小七出门,话没和秋红说过几句。小七有些闹不明白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和自己有许多话说,怎么和别人,甚至和他娘都没有什么话说,上次不还说想他娘的吗?是和自己极其投缘,还是为了生存,才不得不对自己低头?

    小七回去时买了几斤茶叶,四十文一斤,还是极普通的,差也算不上,但离好,那更是差得远。小七买这几斤茶叶,是准备回家分一分,初一给村里的长辈们拜年时奉上的礼品。用黄纸包好,麻绳一捆,提了过去就可以。

    路过药铺,小七进去买了几两雄黄粉,四人这才赶了牛车往回赶,回到家后,小七带头开始搞卫生,把家里吃剩下的两个南瓜搬出去,丢在草堆里。过完年才可以搬回来,小七不明白那是为什么,但家家户户都是那么做的,自己只有照做。

    晚上,小七带着刘武、陈实和小小,用手抓了雄黄在床底下、柜子底,房子角落里到处撒,驱除虫子,蜈蚣。一通忙下来,才洗了手,小七烧了一大锅的水,今晚,家里的每个人都要洗澡,明天早上起来就洗衣服。山里刘家的人都是在到大年三十晚上为止,家里上上下下的人都洗一个澡。从处一到处三是不可以洗澡的,地可以扫,但是垃圾不能往外倒。因为山里刘家的人相信,这一年开头的三天,不能洗了财气、倒了财气。入境随俗,小七也随了这些不是规矩的规矩。

    大年三十一大早,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上了红对联,挂上了红灯笼。小七一拍脑袋,这才记起自己忘了买红对联了,再去一趟城里那是赶不及了。只能去村里的村民家问问,谁家有没用剩下的红纸,小七跑遍全村才找来半幅对联的纸。忙了半天,小七才弄了个对联贴在门两边。左批写了个招财进宝,右批写了个财源广进,横批是财运。

    小七想起家里就一个火炉,做起饭来可能会花上一些时间,得先把鸡煮上。鸡是杀的家里的一只公鸡,小七把鸡分成两份,一份现在拿来炖汤,一份留着红烧。小七把汤锅里注上水,把鸡块、香菇,还有盐和切成大片的生姜放进去,盖上锅盖,挂到火炉上面炖上。又把该准备的菜准备好,把要用的佐料和调味料都准备好。

    到了中午,饭菜都已上桌,小七招呼刘武、小小和陈实过来坐好,准备开动年饭。小七看着桌上的九菜一汤,加起来算是十全十美吧。小七想起了前世时,家里的年饭,都是十五、六个盘,一桌子人围坐在一起,白酒、红酒兑雪碧、鲜橙多,喜欢喝什么的倒什么,一家人一个大圆桌都快坐不下,哪像现在的四个人,勉强才凑出来的十个菜。想到前世家人一起过年的热闹,小七心里一阵黯然。虽然知道自己和前世已经成了两条平行线,再也回不去了。但偶尔想起的时候,那种想念是永远也磨灭不了的。小七看着眼前的三个人,以后,这几个人就是自己的全部了。

    第 57 章

    再看向桌上的九菜一汤,腊肉炒大蒜,腊鱼,瘦肉炒玉米,红烧鲫鱼,芹菜炒肉丝、莲藕炒片、腊肉炒干豆角、野山椒爆炒鸡块、还有一个香菇鸡汤,算起来只有九个,小七想了下,就想起已经吃过几顿的苦珠豆腐,凑齐十个菜,喻意十全十美。其中一个红烧鲫鱼,在小七前世的家乡,家家过年都会做上这么一道菜,喻意未来的一年里清吉太平。最后的一个苦珠豆腐是小七自己想出来的,小七希望自己这一家子,以后就象最后的这一碗苦珠豆腐,起先吃进嘴里是淡淡的苦,然后是柔柔的甘。苦尽甘来,意义不错。

    虽然桌上只有十个菜,小七去做时也是力求味美、口感好的,最求口感的要算那一碗腊鱼了。小七把鱼洗净,剁成块后,先把煮开锅的米饭,把米汤滤过后,再把腊鱼放上去蒸,饭蒸熟了,腊鱼也蒸熟了。用筷子夹起腊鱼,饭上面会有一块块酱油拌饭,那个样子的饭,吃起来也香,会含有饭香和鱼香味。早已让小小把上面那层给刮跑了,这样蒸出来的腊鱼,口感极佳,香味更浓,鱼肉也松软,没有油煎出来的那种坚硬、油烟味。

    年过完有几天了,再过不久,农忙又要开始了。小七就趁农忙之前,去挖大前坑的兰花草回来,用些小坛小罐栽种起来,运去城里卖。小七带着刘武、小小和陈实,先去挖了一些回来,草兰有些已经开花,没开的也都是花苞朵朵。小七说:“你们挖时,别伤了茎,更要注意草兰的花苞,这些花开了就谢了,我们可以把它们挖去卖钱啊。”

    小七挖了二、三十株,用坛罐栽种了,去城里卖,四十文一罐。不一会儿,就有人寻着香气过来买。小七觉得卖这个兰花不错。只花罐子的成本就可以了,但这个生意也只能做一年,明年就需要去附近的山上,满山的找了。

    兰花的香味吸引过来不少人,四十文一罐,很快就卖出了一半。剩下的一些别人挑剩的,小七又降成三十五文一罐。卖完,小七又买了一百个小罐子运了回去,分了两天,小七才把那些栽了兰花的罐子运进城里。城里人似乎都喜欢这个兰花,买了放在家里,小小的一罐,摆放又不占地方,香味浓郁好闻,能飘满整个院子。价格也不高,一斤多的肉价就能买回去。

    小七把草兰卖完后,又开始挖树兰,树兰现在都只有一个个刚出土的花苞,长大开花,还需要很长时间。但是,经过小七的介绍,城里人更愿意要,因为树兰一根花杆上,能开出一、二十朵花来。细长的叶子当中,两、三株花杆傲立其中,上面开满兰花,更具可观性。

    元宵节过后,村里人开始忙碌起来,有的种黄豆,有的种芝麻。小七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前世的时候是不是这个时候种。但村子里的人开始种,小七也跟着种了。

    大白菜的地已经收拾了出来,大白菜经过一个冬天的人吃、猪也吃,也剩了不多。小七都收回了家储放着。外面那些被雪冻坏了叶子,只留梗子的都掰下来,煮了给猪吃。中间的嫩芯就留给人吃,现在家里有腊肉了,切一些腊肉的肥肉,放到锅里炸一炸,再把白菜放进去炒一炒,炖上一会儿,一家几个人就围着火炉,端着饭吃起来。这样的白菜是很好吃的。猪油多,炖出来的白菜很柔软,吃进嘴里没什么咬劲。但是味道是极好的。

    萝卜早在过年之前,已经收完了。家里吃了一些,还剩了一些,年里忙着种土豆和麻了。留到现在,早已失去了许多水分,吃起来口感也不好了,小七想等过两天,种完黄豆和芝麻后,就把萝卜切来晒晒,做成萝卜干。

    芝麻好种,把地翻好了,把芝麻撒在地里,用耙松针用的竹耙子,来回的把地耙平整就可以了。黄豆也比土豆好种,人在地里挖前、后、左、右,都差不多十公分的一个洞,抓上几粒黄豆扔进去,用土盖上就可以了。

    小七本想种完黄豆、芝麻,就把家里的萝卜切了晒干的。但是别人家又种上了绿豆,小七才想起是该种点绿豆,绿豆炖猪肉,也是小七喜欢吃的,尤其是把绿豆煮得全部爆开,吃起来粉粉的,喝一口汤,口里全是绿豆粉。

    地已经不多了,小七只好在麻地和土豆的地边上种上一圈。原本以为种不了多少的,没想到几斤的绿豆都种完了。只是全部分散在各处,所以才不觉得。种既然下的多,到时候收的也多。而且也没用到要留用种菜的地。把原本会稍微浪费的一点地边,也节约进来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