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御宅屋自由的小说阅读网,欢迎亲们访问!
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玄幻魔法 -> 我地大学全文免费阅读
第4章 录取
- 我在高一年级开始时,因为某些当事人无法言传的狗血原因被当作调皮捣蛋典型处理过,给马姓女班主任从重点1班踢到最差普通班4班,成了当时青少年修养课的一个反面教材。
到了高二年级转文科班后我便完全沉寂下来,慢慢没有人予以关注了,除了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以及同班同学,学校里没有别人知道,我是变奥特曼还是变怪兽了。
班主任老师话不多却是识货,若有所思地看我虽有前科,但学习成绩底子真的还行,就委任了个学习委员给我当当,这个班干那时中学没有大学那么民主还要选举。
我明白这时发成绩单这位老师眼光里的含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平时呼声高的不怎么样,反倒是闷骚的货考得好”。
我领完成绩单,向这位老师道声谢就走出去。
我一路沿办公室屋檐下的走廊走着,一路反复端详成绩单上的3位数字,慢慢地心情平复下来,这才揣好成绩单,心想该去班主任家看望看望老师。
当时囿于我预考成绩不佳,班长没有通知我报估分给老师,可是后来去见班主任时他还是问了我的估分和志愿,我觉得应该去看看老师,最后听一次教诲。
我一路走到学校的宿舍区,成了家的教工宿舍和旧教室改的学生宿舍是毗邻在一起的,其实也是我一年来往返教室和宿舍走惯的路。
路上不少平时早混脸熟但却没有怎么说过话的老师都热情和我打招呼,让我有“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感触。
没料到了班主任老师家门口,发现的却是铁将军把门,貌似很多天没有开过门了。
正惆怅间,斜对面一户房门开了,走出来一个中年老师,他看到我愣了一下,便主动向我问话,然后解释说你们班主任老师暑假期间工作调动到某党校去了,算是落实政策提拔什么的,他家早些天也全部搬走了,后面还和我随意聊几句,透露一些我所不知道的今年高考信息。
在他的话中我简单了解到,本年度理工科本科第二批录取分数线367分,我校上线5人,其中理科重点1班3人,重点2班2人,其他酱油班零蛋或者说不含中专以下上线人数。
文科本科第二批录取分数线377分,上线也是3人,都是我们文科重点6班的(文科5班也是酱油班打零蛋不含中专以下上线人数),除开我的分数超出录取分数线16分,其余2人刚到录取分数线就都是377分,据说还是少数民族加分加上来的。
参加今年高考的本校考生理科4个班,200多人,文科2个班100多人,那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过不了几个人。
没有上本科线的,只好屈就中专学校,再次的便只有去技工学校就读,不过出来就只能当技术工人,不是当干部了。
由于学校太过普通,恢复高考后本校考上本科的学生屈指可数,每年都是那么小猫三五只,而且都属于第二次录取,第一批录取的重点大学似乎和本校离得很遥不可及。
那年重点大学本市录取分数线,文科只有410分,理工科还不到400分,可是本校貌似文科理科都没有人能够“渡过愤怒的河”(当年很轰动的日本电影《追捕》原名,一译为湍急的河)。
以前的高考院校报考录取的划分是:军警文艺类属提前录取,重点大学叫第一批录取,普通大学算第二批录取,第三批就是中专了,技工学校那算等外的,和现在的一本、二本、三本、大专的分级略有不同。
最后那个热心的老师还建议我到街上买一份日报来看,报上刊登的大专院校录取情况都很仔细。
很惆怅这一次没有见到班主任老师,我和那老师闲扯完道了别,就打道回家安坐等领大学录取通知书。
我回家把成绩一公布,很快我的叔叔婶婶知道我考上本科线了,问了我填报第二批录取学校第一志愿的意向,就主动提出帮忙,说他们认识一个教委参与新生录取工作的熟人,叫我把准考证送到他们家,让他们想法子递进高考招生录取那个封闭空间去。
我当时报的志愿第一批本科录取院校自不必说了,挑好的乱报了清华北大复旦南开中山之类几个,明知不会得逞,也不管不顾地乱填一气。
第二批本科录取志愿就很认真填报了5个学校,第一个是杭州某大学,中间几个是经济类的某财院、某某商院之流,得过且过不是很重视,第5个才是大,更是替补、备胎之类,谨此用于保底。
过了好几天,那熟人叔叔忽然传消息出来说,不知道怎么回事,翻找不到我的档案,害得大家大惊失色。
当时好一阵忙乱,最后才知道叔叔婶婶一直以为我是考理工科的,传错了消息,害得那熟人叔叔在理工类考生里猛找,却翻不到我的档案。
最后大家气急败坏几经反复,那熟人叔叔历经周折,终于找到我的档案去向时获知,我已经被大录取了去,考生档案早捡走了。
好歹也是被本科院校录取了,是什么学校对熟人叔叔而言并不重要,他得到了消息便通知我叔叔婶婶报喜一番,算是完成了熟人朋友的嘱托,我于是比别人知道录取消息要早很多。
当初报第5志愿被知名院校录取是不可想象的,基本上都是第一志愿最多第二志愿录取。
当年并非凑巧事出有因,报在第五志愿居然也给第一时间录取走。
如有不在所报志愿内录取的,那是完不成录取任务的边缘院校补录的活,当然前提是“是否服从分配”那里要勾了“是”。
为了不想给志愿外的院校掳走,我填志愿时还留了个心眼,“是否服从分配”那里空着没填,亦即“是”和“否”都没有打勾。
最初的年头还是可以这样忽悠的,后来逐年要求愈发严格,明令不填空算不服从分配,5个志愿都没有录取的话,同样失去边缘院校的候补补录资格,只能等来年再考,于是再没有人敢侥幸蒙混过关。
之所以出乎意料地给填报在第二批本科第五志愿的大录取走,那缘由入学后同班同学大家一交流方才知道内幕。
那年的大上一年招生,因为自视太甚而录取门槛设限过高,很多人上线分数虽高却达不到学校自设分数线,报了志愿却没有被录取,最后录取到的人数离招生计划任务数相差甚远,最后整个大学靠补录才完成新生录取任务。
当年鼻孔朝天的大校长给上级教委分管领导一通狠批,惭愧之余,决定痛改前非不再脱离群众给领导丢脸,下令今年不再设限,上本区域内本科公开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只要是报了本校志愿就动用属地教委的关系公然抢人,也不管报的是第几志愿。
于是乎很多第一至第四志愿报了别的学校,第五志愿才报大的考生,别的学校招生大员还没有见到这些报考志愿表和考生档案的影子,全给近水楼台动手脚抢投档到大去了,想起来还真是没有电脑网络的悲哀。
我后来入学才知道,班上不少同学也是第五志愿录取进来的,大家都是想争抢外省大学名额,随意填报大保底,一起中招才五湖四海挤到一起来了,殊不知那些外校名额最后花落谁家,或许是一个志愿也没有报大的牛考生吧。
刚恢复高考后的头几批学生,多数是工作插队参军在社会上各行各业,起码混迹了几年考上的,曾经沧海难为水,不像从学校到学校那些普通考生这么幼稚,性格沉稳、为人得体、思想上进,学习用功、成绩斐然等是其特征,学成毕业以后俨然济济人才,求才若渴的本地各大单位部门国企便纷纷提前进场预定抢人。
最初是本地大学近水楼台先得月,应届毕业生走程序快,第一时间先分配进了好单位,外省毕业回来的要拐弯抹角自然晚不少时间,只能屈尊去次一等的单位。
此事一经传出,“外归”们登时哗然,次年就有不少在外省读书毕业的学生悍然不再想回来,纷纷申请改派到外省别的地方。
如此一来,本乡本土的领导们不禁急红眼了,恢复高考后每年就毕业这么点人才,我们早就眼巴巴等着用呢,还就因为好白菜被本地土猪抢先拱了,委屈得不想回来了,那还了得,我代表,我宣布,我特么的我!
当时还真有一个传言,说是为了让在外省读书的本土学生回来,毕业分配工作时优先照顾“外归”,本地土豆嘛尼玛的就给领导我委屈点候着,反正一个个都跑不掉。
某高层领导曾经恨铁不成钢如此严肃地说:“你们也想改派?咹?想超越时空做大学生村官吗?满足你所有划时代地要求!nn,老少边山穷地区某自治州县乡村等着你!”
其结果物极必反,导致大家伙人小鬼大的都想出省读书,四五年再分配回来,高官得做,骏马得骑,反正总之难免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心理在作祟。
( 我地大学 p:///2/28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