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都市言情 -> 继后守则全文免费阅读

继后守则_分节阅读_29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林婼道:“我怕里面写的是朝政大事,就没看。”

    赵凛点了点头,然后道:“去拿来让我看看。”

    林婼道是,然后进屋去将信拿了出来,递给了赵凛。

    赵凛拆开看了看,接着眼角翘了起来,哈哈笑道:“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王首辅竟然想出了跟皇后娘娘一样的办法。”

    林婼奇道:“里面写了什么,让大爷这么高兴。”

    赵凛摇了摇头,将信放回了信封里。

    这次的时间事涉王首辅最看重的孙子,他是不好向皇上或太子提出这个建议的,所以他让人来告诉他,是因为他一定会告诉太子。

    只是他大概没想到,皇后比他更早想出了这个法子。

    皇后娘娘虽然是女子,但巾帼不让须眉,眼界甚至不亚于一般的女子。

    赵凛接着又对林婼道:“对了,给我收拾一些行礼,我明天要出趟差,大概需要几天。”(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四章 认罪(10月月票720的加更)

    河北的玉麓书院离京城并不远,一个来回大概四天就足够了。

    赵凛的口才了得,倒没想到真的请动了彭老先生,而彭老先生有帮忙请动了其他几位大儒。

    而由大儒对考生科考时的文章进行点评的消息是早就通过张榜告知下去的了,等到了那一天,承天门外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大儒们与闹事的考生唇舌大战,论口舌那些考生是争辩不过大儒们的,论文章他们也写不过这些早年成名的大儒。

    最后大儒们将他们的文章点评得一无是处,其中有一老者,直指他们的心思不用在读书上,却想通过胁迫朝廷获取功名,行为不端,为读书人的耻辱。

    最后这些人按提前说好的全部被取消功名,带头鼓动书生闹事的被下狱,其中就包括了韩仲元——他同样被取消功名。同一时间,那位姓邱的幕僚同样被捕。

    而此时惠王府里,惠王十分失望的对惠王妃叹道:“没有想到,这一计策也未能成功,倒是增高了太子的威望。”

    大儒的话比起这全部的书生说春闱不公更奏效。

    惠王妃安慰惠王道:“殿下不用过于失望,这日子还长着呢,我们总能找到机会扳倒太子。”

    惠王摆了摆手,然后站起来出去了。

    长坤宫里。

    慕兰此时同样笑着对林嫤道:“还是太子殿下聪明,请了大儒来对那些酸书生的文章进行点评,直接让那些臭书生丢脸。”说着哼道:“读了几个书还真将自己当回事了,该敢跪在承天门胁迫皇上。”又呸了一声,道:“承天门前的地板让他们跪过都嫌脏了,这些人就该扔到刑部的刑房蹲着去。”

    只剥夺了他们的功名还是太便宜他们了。

    瑞公主在旁边道:“都是姓吴的那府人太坏了,还敢想编排母后坏母后的名声。”

    慕兰笑着道:“我听常出宫办差的小太监说,现在宫外已经没人编排娘娘了。反而那些乞丐们倒是编排起宣国公府和昭阳宫那一位来了,说她和宣国公府恣势弄权,鼓动书生闹事,污蔑娘娘。”

    反而娘娘在那些传唱的小词里面被塑造得极其慈善,吴贵妃几次做坏事娘娘都向皇上求情放过她,希望用爱感化她,结果贵妃娘娘恩将仇报,这次又故意坏娘娘的名声。

    就是不知道,这次是谁做了好事不留名,帮娘娘澄清了污名。

    瑞公主脸上得意,眼睛和眉毛都快飞扬了起来。这可都是她和晟哥哥还有元郎的功劳呢,吴家找人编小词,他们也会呀。

    不过这件事她是不能跟母后说的,母后不许她出宫,要是知道她又逃跑出宫去,肯定会被骂死的。

    林嫤眼睛瞥向瑞公主,看着她得意洋洋的脸,微微笑了一下,但却并不说话。

    而在勤政殿里。

    皇帝看着从韩仲元和那位邱幕僚嘴里撬出来的证词,吩咐旁边的万公公道:“去将宣国公和宣国公世子请进宫来吧。”

    万公公道是,然后出去了。

    等宣国公和宣国公世子进来之后,皇帝将手里的证词扔到他们身上,喜怒无色的问道:“你们怎么说?”

    宣国公和宣国公世子相互对视了一眼,接着将证词拿起来一目十行的看了一眼,接着宣国公世子站起来,声色厉厉的道:“污蔑,这一定是污蔑。这姓邱的是臣赶出去的幕僚,就是因为他手脚不干净,所以臣才将他赶出去。臣怎么会指使他去做下这种事,况且那姓邱也也并没有指认臣是幕后指使之人。至于这个韩仲元,臣从不曾与他接触过,他的证词不可信。”

    皇帝看着他没有说话,抓进来拷问的姓邱的和韩仲元,那姓邱的嘴倒是挺硬,到现在都没有供出宣国公府或宣国公世子半句。但那姓韩的嘴巴叫比较好撬了,三遍刑具一过,最后什么都招供了。就是姓邱的指使他的,而姓邱的跟他明示过背后有宣国公府撑腰。

    但是单凭这些证词,的确是难以认定是宣国公府所为。

    皇帝又将两张银票扔到他们身上,道:“那这个呢,这个是从韩仲元鼓动书生闹起事来之后,你的小厮从惠通票号取出来的银票,后来这些银票被姓邱的拿去给韩仲元用于收买其他的书生。难不成你还想说,是你身边的小厮跟姓邱的勾连在了一起,偷了你的印鉴去取了你宣国公府的银票?”

    宣国公世子惊讶起来,接着额头冒汗。刚想说什么,皇帝便已经先开口道:“你好好看看这两张银票,那里有朕让人去让惠通票号做的印记,只有兑给你的银票上有。”

    各府为了防止银子被偷,真金白银一般都有各府的印记,且真金白银不易携带,拿在手上过于扎眼,所以换成银票。

    但是想在银票上动点手脚,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仍跪在地上的宣国公闭了闭眼睛,叹了口气,接着狠了狠心,站起来直接在宣国公世子的脸上甩了一巴掌,怒骂道:“你这个逆子,竟然瞒着我做出这种事。”

    说完又重新跪了下来,对皇帝道:“皇上恕罪,都是臣教子无方,让这逆子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这逆子有罪,任凭皇上处置。”

    宣国公世子捂着脸颊看着宣国公,但很快就想明白过来,宣国公这是想要牺牲他保下宣国公府,甚至是保住惠王和贵妃。

    宣国公世子也马上跪下来认罪道:“皇上恕罪,此事的确是臣一人所为,求皇上饶恕臣之罪过。”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先保住了宣国公府,保住了惠王和贵妃才能谈以后,要是让宣国公府跟着他一起倒了,那吴家就真的毁了。

    皇帝叹了一口气,看着宣国公,道:“宣国公,你真的只是教子无方吗?”说着顿了顿,接着道:“你和宣国公府曾辅佐朕登基有功,所以朕对你和宣国公府一直多有容忍,但是你们,太令朕失望了。”

    宣国公垂下眼来,大声道:“臣教子无方,请皇上恕罪。”

    皇帝接着道:“既然你说你是教子无方,那朕就暂且相信你是教子无方吧。但是宣国公,你年纪大了,不如致仕回家养老吧,听说你这两年身体也不大好。”

    转头看向宣国公世子,继续道:“宣国公世子,你做下的事,鼓动书生来胁迫朕,让人来败坏朕与皇后的名声,说轻一点是不敬朕不敬皇后,说重一点是大逆不道有谋逆之嫌。既然你也已经认罪了,那就去刑部大牢里将自己的罪行交代清楚吧。”

    宣国公世子“呵”的吐出一口气,像是身上的精神全身的筋骨都被抽走了,而跪在地上的宣国公也是脸色苍白,身子几乎摇摇欲坠。(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五章 宣国公去世

    宣国公从勤政殿里走出来,外面正值艳阳高照,宣国公看着热烈烈的太阳,却觉得有些晕眩。

    宣国公世子在后被人押着走了出来,走到宣国公身边时,转头看了宣国公一眼,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接着重新走了。

    宣国公却像是所有的心力都被抽走了一样,看着自己的长子,身子摇摇欲坠,仿佛瞬间就老了十岁。

    旁边的太监连忙扶住他,问道:“宣国公爷,您没事吧。”

    宣国公抬起手摆了摆,然后一步一步抬起步子走了出去。

    而此时在长坤宫里,林嫤则是跟林婠道:“……春闱之事算是解决了,因书生闹事之事琼林宴都拖了许久,过几天皇上大概会让礼部给新科进士举办琼林宴,每届琼林宴上首榜三甲都要即兴吟诗作赋,你让王砚准备一下。”

    林婠道:“知道啦。”

    林嫤想起了什么,又问起道:“王砚没事吧?”这次的事毕竟是因为他娶了她这个皇后的妹子引起的,她是怕对王砚心里造成什么影响,对幼玉的态度生变。

    他是皇后的妹夫这是已经既定的事实,这种关系会一直存在他的整个仕途生涯中,就算以后他的政敌都可能用他是靠与皇后的裙带关系升迁来攻击他,他若现在看不开,以后仕途也会很难走。

    其实官场之中本就是同门,门生,姻亲相互依持抱团取暖的,每一个家族在进行联姻的时候都会考虑亲家能带给自己的助力,只是王砚娶的是后族,带上“外戚”的身份所以让人更敏感而已。

    林婠回答林嫤道:“开始时看他还有些郁闷,后面心情倒是挺好的。后面事情越闹越大,他也心静气和的就自己读书看书,还陪了我到庄子上住了几天。”

    之前之事就是因为王砚引起的,那时候王砚无论说什么干什么都是错,所以最好的是保持沉默,所以之前王砚并没有发声,任凭皇上来处置。

    林嫤点了点头,道:“这就好。”又道:“王砚应该先会在翰林院待上几年,再之后的仕途,就看王首辅怎么安排。”

    林婠点了点头,接着又有些好奇的问林嫤道:“姐姐,您说皇上会怎么处置吴家还有惠王?”

    他可是听王砚和公爹说了,这件事都是吴家和惠王搞出来的。

    林嫤瞪了她一眼,道:“这件事你不要管,也不要多打听。”

    不管是她也好林家也好,皇上要怎么处置吴家,他们都不能插嘴最好也不要过问,只需要对皇帝的决定表示满意就好,惠王是皇帝的亲生儿子,就更不喜欢别人插嘴该对他怎么处置了。宣国公府就是太喜欢多嘴多舌插手插脚了,总想着将她和林家扳倒,以为这样就赢了。其实只会惹得皇上对他们更深的厌恶而已。

    所以就算吴贵妃或惠王有时候将她惹得再生气,她最多也只是小惩大诫一下而已,从来不会想要一下子把吴贵妃或惠王打倒。

    因为她知道皇帝心里对吴贵妃还留有两分情分,这两分情分在于皇帝当年想要争储却没有足够助力的时候,吴贵妃也曾跪在娘家的门前,受着父母兄长的指责却依旧哭求家族去支持皇帝。宣国公府最后选择支持皇帝或许只是投机取巧,但吴贵妃对皇帝却是真心的。

    所以哪天就算吴贵妃真的要倒下了,那也只能皇帝来动手,而不应该是她。这只会破坏她在皇帝心里的地位,造成夫妻感情生分。

    林婠耸了耸肩,道:“我也就随便问问而已,我哪里管得着啊。”她是讨厌极了吴家,所以希望皇帝能够重惩一下吴家而已。

    林嫤眼睛瞥了林婠一眼,并没有再说什么。

    不过等到傍晚的时候,林嫤就听到了宣国公世子被抓到刑部大牢,宣国公次子三子的官职被连降三级,宣国公被命令主动上书致仕的消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