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御宅屋自由的小说阅读网,欢迎亲们访问!
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高干文 -> 1994新农村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十六章 愚昧无愚知
- 考完试的当天,江永文也不愿留校等待成绩出来,他清楚,成绩一般而已,说到这里,又是比较泄气之事,人家穿越,往往带着某种异能,最不济也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而他除了本来就不差的记忆力外,另外加上大了一点的力气,还真看不出有什么特殊能力!
不出意外,估计又是读普通高中的料!江永文一脸郁闷地回到了水月村。家里的农忙要开始了,张永琪开办公司一事还是火热进行中,有了资金做底,一切都好办多了,听说已经到了等待手续下发的程序了。
既然是间公司,当然不能连个场地都没有,凭着张奶奶的关系,在村公所那里租了几间闲置的房子做公司的办公场地。当然,这一切都是以公司的名义进行的,因此纵使是闲置的房子,却也手续齐全,名义上还给了一笔小小的租金。
等待手续下发的过程中,张永琪也不得闲下来,她已经打算公司的第一个业务就是制造秧苗筒,之后销售,为了让大家都能接受抛秧一事,她多方奔走,大力宣传,不过毕竟算是新事物,人们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因此没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让她有点郁闷了。
一回到家里,江父就告之他谷种已经发芽完毕,一两天内就可以播下。对于抛秧一事,江父尽管是同意了,内心里还是有点忧虑的,毕竟这事他也是第一次听说,见都没见过,对未知的恐惧让他整日里忧心忡忡。
江永文见状只能尽理安慰,让他宽心,心里打定主意,明天一早就带上他的秧苗筒,到田里把谷种撒下,尽快把抛秧弄完,以安父母之心。
主意已定的当天晚上,江永文就被一脸怒意的张永琪拉到了张家,到厅堂的时候,发现除了张奶奶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在,仔细一看,认了出来,是他们村的村长张敬。
此人四十来岁年纪,皮肤黝黑,尽是农民的本色,很憨厚,不算魁梧,却长得结实,眼睛比较有神。他是张奶奶村长卸任之后才上去的,也做了三四年了,为人还算老实,对村民也比较尽心,算是一个好村长吧。
江永文先是向张奶奶打了个招呼,之后才疑惑地说:“村长也在呀!”
“五儿,过来,坐!”江永文的家族排行第五,张敬一脸笑意地招呼他到身旁坐下,这当儿,一间屋子,除了张家租孙,加上另外两个,倒是围坐了四人。
江永文看到张永琪还是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不禁奇怪地道:“琪姐,这是怎么一回事,你不是说有事与我商量么?怎么村长也来了?”
张永琪没好气地说:“还不是为了你抛秧的事!”
“对,对!”张敬点头说道,沉吟一会才继续说下去,“五儿,这个……抛秧,我也听说了,你家准备弄这玩意?这事能不能行,永琪也和我说了,听她同学说一些发达地区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你说,我们这里也能做成这事?”
江永文怀疑地看了张永琪一眼,当日为了打消她的疑惑,随口说了一句,让她去咨询证实一下,没想到她还真的去做了?对于张敬的疑虑,他也能理解,对于未知之物,是谁都会抱着怀疑的态度。
“当然可行!”江永文笑着点头,“村长,能不能行,我家弄了之后不就可以看到了吗?”
江永文也不是愣头青,做事也不会一相情愿,这抛秧能不能在村里推广,不是口上说说别人就相信的了,得做出来证实给大家看,跟随的人才会多起来。这也是他为什么要让家里提前十天左右浸谷种的原因之一,除去抛秧省去的时间,等把秧苗都抛下水田里,一般情况下,村民们也不过刚刚开始浸下谷种而下,要跟随抛秧大业,时间上还赶得及。
“阿敬,人家小文还是比较有能力的!”张奶奶这时候发话了,“他也说了,能不能行,看看他家不就成了?既然这个抛秧是好法子,试试也不错的,如果能行,不就为大家节省不少时间了吗?对于新事物,不能一昧排斥呀!”
张敬点头说道:“三婶说的是!”
张奶奶亡夫在家族里排行第三,与张敬是同宗,不过张敬低了一辈,因此称呼张奶奶叫三婶,比较恭敬。
“这样吧!”张奶奶考虑了一下,“阿敬,明天以你村长的名义,向大家广播这事,详细介绍一下抛秧这事,当然,只是介绍而已,他们跟不跟随,那得自愿,不能以村委的名义压下去!”
张敬一拍大腿:“行!既然三婶你这样相信五儿说的事,我对于您的眼光与见识还是非常佩服的,这抛秧一事,也算上我家一份吧!只要他真能站着把秧苗种在田里,我也无话可说了,不是?”
江永文闻言大喜道:“一定能做成的!村长,明天我家就去播谷种了,就是那秧苗筒派上用场的时候,如果有空,你也可以跟着去看看嘛!”
“成!”张敬干脆地道。
张奶奶呵呵笑道:“老婆子我虽然老了,不过走那里两三里路,还是可以的。明天我也得去瞧瞧你们所说的科学是怎么一回事?”
“奶奶,我陪你去吧!”张永琪说道,既然要经营相关事物,总不能不熟悉它们的操作,跟着去看看也无可厚非,毕竟她也好奇着呢。
江永文喜上眉梢,他已经能想象田埂里站着的村民在大肆抛洒秧苗的情景了,当即与他们约定时间,之后才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第二天一大早,水月村的广播里就响起了他们村长的声音,把抛秧一事详细说了个遍,号召大家可以到江家田里观察一番,之后才决定自家是不是也可以学习这些经验。
一个小时后,整个村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抛秧”的新名词,议论纷纷,大谈其可行性。不少人什么事也不做了,跟着江家父子到田边,看他们在水田上铺上那传说中的秧苗筒,抹上泥水,在把谷种均匀撒下。
完成这些之后,江永文嘘了一口气,这抛秧程序,算是完成了一大半,只需最后时刻的抛洒了。谷种撒下之后,大概八九天就能起上来抛秧了。
看着周围围观的人群慢慢散去,江永文来了兴趣,这也算他回到这个世界,第一件惠及村民之事了。
谷种撒下之后,又得闲下来了,不过江家倒热闹起来,不少村民都过来攀家门,向江父讨那抛秧经。江父经儿子恶补一番知识后,对抛秧一事倒也能夸夸其谈了,把这吹嘘得有多科学,有多厉害,在村民的面前画下了大大的饼儿,倒令不少人心动起来。
张永琪更是不得空闲,她为了制造秧苗筒,跑了不少路程,经过调查,确定了需要制定的数量,开始行动起来。
这东西本来就易造得很,不长时间她就托人把货物都运到了村里,囤积在那几间临时办公室里。
八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秧苗长得不错,有了两寸多长,刚好适合抛秧了。那天一大早,江永文雄心勃勃的来到田里,把秧苗与秧苗筒一道起上来,运到田里,站在田埂上,按照记忆里的印象,抓起秧苗,一把撒上天空。秧苗在天际上撒下一道优美的弧线,之后平稳地落到水田里。
周围围观的人惊呼起来,他们真的不能相信秧苗真的能抛入田里,也不能想象人不用弯下身子也能“插秧”,面朝黄土背朝天,那是他们几千年来的习惯呀!
当然,抛秧也是个比较有技术的东西,不可能真的大肆抛撒,得抛得差不多了,田里空间小了,大一点的田里,还得下到里面,一颗一颗地掷下去。
江家两亩田,本来插秧是需要两到三天的,可实施这抛秧,硬生生节省了一半多的时间,只花了一天时间,熟练起来的江父江母也动起手来,三个人,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在傍晚的时候把这两亩田给“种”完了!
这一天,他们给水月村留下了一个很大的话题。不少人嘴上都挂上了“抛秧”一词,看到被抛入田里又稳正的秧苗,村民们真的无话可说了。
江家农忙事完,村民们家里的农忙,也开始了。
等了几天,待村里不少人都把谷种撒下来之后,张永琪给满心等待好消息的江永文带来了不小的郁闷:“太差了,真的太差了!小文,你这抛秧,看来还不能深入人心呀,我们村有五百户左右,我乐观估计,怎么也会有一半以上的人家跟随,因此定做了五百户的秧苗筒,没想到,这些日子,他们还是信任那插秧,只有不到一百户的人家买了秧苗筒而已!”
江永文闻言心里很难过,很难受,心里像堵了什么一般,透不过气来;秧苗筒卖得少,赚不了钱,他不在意,反正他也不缺这些钱,他在意的是村民们的意识!本来以为有自家做榜样,能让很多人跟随,没想到,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家而已!太失败了!
他们在怕!怕新生事物!怕失败,不敢尝试!
眼争争看着的事实,利益就在眼前,却不敢伸出手去拿,去获得利益!这样愚昧,太令人失望伤心了!
看来自己高估了这个时代农民的心理接受能力呀!江永文苦笑不已,一阵无力感涌上心头,看来要想改变这个村里的状况,还真任重道远,慢慢来吧,急不来的!
( 1994新农村 p:///1/1457/ )